第(2/3)页 但是,挖野菜的人也不少。 白天的时候,安然在自家地里,挖了不少野菜,和玉米面和在一起,蒸菜团子,也很好吃的。 一碗大米,也就能够两三个人吃,还得多蒸些野菜团子。 这次,柳山磨的苞米面很细,一点都不拉嗓子。 给知青点的知青送去一些,家里也就剩了十多斤。 要不是柳如烟拿回了些粮食,这些玉米面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安然的厨艺很好,就算是野菜团子,做的也很香。 又用柳如君捞来的鱼,做了些鱼酱,这一餐,大家吃的很饱。 吃完饭,大家伙坐在炕头上,商量起换粮食的事情。 【要是村里的人,都去捞些鱼虾,弄点土鸡蛋,上县城里去卖,那这困难时期,不是很快就挨过去了。】 【没想到,河里的鱼虾还能换粮食,明天我得多捞一些。】 【如烟最近怎么怪怪的呢,以前,她可从来不会关注这些事情。】 【如烟这丫头不错,去趟县城,不仅换来了粮食,还给浩然买了这些东西,我这当嫂子的,以后得对她更好才是。】 坐在炕上,大家的心思各异。 “爹,我知道您心地善良,想让大家伙都吃饱饭。 但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还是不要告诉其他人为好。 要不然,不止咱们家会遭殃,还会连累县城的李叔和钱姐的。” 柳如烟听到柳山内心的想法,立马出声制止。 “管好自家的事情得了,自己一大家子还吃不饱呢,怎么管他们! 自从当上这破书记,咱们家不但没借上什么光,还搭出了不少粮食,趁早不干算了!” 柳老爷子起初就不赞成儿子当书记,在这年代,这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活。 在外人眼里,看似风光,实际上,也就空有其名罢了! “爹,大家信任我,才选我上去的,您说的是什么话啊。” “我不管你,反正你不能坏了如烟丫头的事。 你解决不了一大家子的温饱问题,如烟现在有门路了,你也别当绊脚石!” 在柳老爷子的再三警告下,柳山放弃了心中的想法。 “爹,你也别灰心,咱还有别的门路,乡亲们照样能吃饱饭。” 听到女儿这么说,柳山本来灰暗的眼睛,又看到了希望。 “我今天到县城的供销社转了一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