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一切都是个什么原因,王霄早就是看的清清楚楚。 吕不韦强行推黄老,打压法家。镳公这个倒霉的家伙,不过是赶上了被当成鸡仔杀给猴子看。 现在镳公向王霄求助,等于是把黄老家与法家的激烈斗争转移到了王霄的身上。 王霄开口支持哪一个,都意味着哪一方会在这场争斗之中占据上风。 “果然是个武夫,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王霄心中叹息“哪怕你专门和吕不韦顶牛,或者干脆忍下来也没问题。以后终究还是会有翻身的时候。主动把我牵扯进来,算个什么事情。” 对比起来说,王霄自然是赞同法家的。 可现在的相国是吕不韦,和秉持国政的吕不韦直接顶牛,结果就是秦国大乱。 之前瞧不起吕不韦,妒忌吕不韦的人。都会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推波助澜。 而在法理上,王霄现在还没有处置吕不韦的能力。除非能得到赵姬的支持。 赵姬这边本来就被当地人排斥,再让她帮忙处置外援?当然不可能了。 那一场大规模的混乱,自然是不可避免。 如果是支持吕不韦,那必然会导致在军方之中军心大失。 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打赢了回来居然是这种待遇?以后军方谁还会支持你? 所以王霄说镳公没脑子。 这事情别牵扯到我啊,先安静蛰伏一段时间,等到以后有了好的时机,立马官复原职又不是多为难的事情。 现在好了,只能是跑路。 “本王还未亲政。”王霄挥舞了下自己宽大的衣袖,站起身来“国家大事,皆交由太后与相邦定夺。” 说完话,直接甩袖扶着秦王剑离开了大殿。 这就是一种表态,一种态度上的表达。 或许大殿上除了愣愣的镳公与什么都不懂的赵姬之外,所有人都看出来了。 一番难言的沉默之后,还没搞懂情况的镳公,再次挑雷“还请太后主持公道!” 赵姬就是个靠颜值吃饭的女人,哪里懂得这些东西。 被逼问到了身上,慌慌张张的不知所措。最后只能是按照远近亲疏说“依相邦之意处置。” 此时的王霄掌握秦国的最高名义,吕不韦则是掌握着实权,赵姬的手中却是握着最后的决断权利。 镳公根本没有对抗的实力,只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自己的虎符。 当然了,既然之前就已经撕破了脸面,镳公当庭就出难听之言诅咒吕不韦。 原本还想给王霄说一番肺腑之言。可惜王霄早早的离开,想要述说忠心也没有目标。 看着镳公转身离开大殿的孤寂身影,四周百官自然是反映各不相同。 秦国本地人,从宗室王族到军方勋贵,都是报以同情的目光。 而外来之人,则是大都面露喜色。这是对本土势力的一次胜利。 这种当地人与外来人的对峙,从秦国开始招纳外国人才的时候开始就有了。 外来的人才带来了好处,但是也激化了与当地人的矛盾。毕竟是动了人家原有的蛋糕。 不过也正是因为从商鞅到范雎,从李斯到韩非,从李冰到郑国。 一代又一代的外来人才,为大秦带来了繁荣与富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