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睁眼,一个身形高瘦的中年人,目光冷漠的看着王霄“圣上遗弃宗庙,巡幸不息,外勤征伐,内极奢yin,使丁壮尽于矢刃,老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更复专任奸谀,饰非拒谏,若肯悉数处死身边奸臣,回师京城,臣等仍会效忠,为朝廷尽力。” 王霄楞了下,没太明白。 他身边有人跳出来大喊“造反啊!” 对面也有人拔剑出来“普天同怨,杀昏君!” 四周顿时一片混乱,杀声震天。 那些华服嫔妃与宫娥太监们四处尖叫躲避,乱的无以复加。 王霄站在原地,默默的四下里打量。 这里是一处宫殿,眼前有太监有宫女有嫔妃。还有穿官服的文官,以及穿戴甲胄的武将。 当然了,数量最多的是披甲执锐的甲士。 王霄若有所思,低头看着身上。 果然是一件龙袍。 “还真是顶了杨广的身份。”王霄自嘲“老子都成皇帝专业户了。” 可不是,王霄来来回回做过太多次的皇帝。 不过做昏君,还是第一次。 在王霄看来,别人可以骂杨广是昏君,但是那些读书人不行。 虽然他们是骂的最狠的,可在王霄看来这些人都是无耻之徒。 至于原因很简单,是杨广正式确定了科举制度,并且定下了大名鼎鼎的进士科。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后面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从科举制度上受益,从而光宗耀祖,富裕发达。可他们却是不停的痛骂创建出了科举制度的杨广,典型的放下筷子骂娘呐。 杨广的功与罪都有。 他夺取皇位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后边还有李世民搞玄武门之变呢,这自然不用多说什么。 杨广被人痛骂最大的一点就是,好大喜功的做大工程。 从修建东京,到开凿运河。从建造宫殿,到迅游江都。 这里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工程,动辄就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民夫干活。 从功绩上来说,他修建运河连接南北,成为了运输上的大动脉,惠及后世千年。 而从罪过上来说,他太过于急切,想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完成一切,所以造成了大量民夫的损失。 至于说三征高句丽的事情,在王霄看来是分成多个部分。 外交上来说,位于东北部的高句丽逐渐壮大起来,日后必然会成为巨大的隐患。 这一点不仅仅是杨广,后面的李世民到李治都是明白,所以不停的征讨直到覆灭其国为止。 再想想后世的金人与后金,就知道这种策略并没有错误。 内部的话,征调百万大军出征,导致无数人身死异国他乡。可这种做法也是极大的削弱了那些世家门阀的力量。 晋之后,北地混乱不堪,各地军镇门阀崛起。结果就是互相厮杀动荡不断。 杨家建立隋朝,也不过是从北周宇文家手中抢来的。 世家门阀只要有力量,就想着自己上位做老大。 杨广通过征讨高句丽,极大的消耗了这些世家门阀的力量。 等到后面李世民上台之后,应对门阀的时候就轻松了许多。 再往后,武则天才有彻底把世家门阀扫入历史垃圾堆的机会。 如果那个时候世家门阀还保持着隋朝时期的强大力量,大唐早就混乱不堪了。 当然了,杨广征讨失败造成大量伤亡,这一点没得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