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汉两国,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结盟续好,友谊日深。尊敬的吴国皇帝应保持皇统,焚祭上天接受符命,开疆辟土,使天下响应,各有所归。在今日天下形势下,大家共心协力讨伐国贼,如此,什么样的敌人不可以消灭呢?我国君臣,伸首瞻望,欣慰有所依赖。陈震以无才之人,得以充当使节,奉命重叙友好,踏上贵国边界就十分欢欣,到这里如同到家。献子前往鲁国,触犯人家忌讳,受到《春秋》的讥讽。如果我有不到之处,希望诸位务必提醒,使我能适应贵国风情。今天我就要张开使臣的旌节昭告于众,各自遵守盟言誓辞。顺水而下船行疾快,各国典章制度又各有不同,害怕有所违犯贵国尊制,希望一定适当提醒,指示我该如何行动。” “陛下,依臣之见,更应当感谢诸葛丞相才是,毕竟谁都知道,蜀中做主的是诸葛丞相,而不是汉帝!” 一旁的胡综出言讥讽道,郭侃伤人的事情自然是传回来了,作为文士,他们也想让郭侃一行人有些难堪。 果然,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都跟着笑道。 郭侃转过头看向胡综,朗声道: “这吴王的宫殿中,怎会有野狗狂吠?” 胡综眼神与郭侃相对,自然明白郭侃在说他,这已经不是指桑骂槐了,而是相当于点名道姓的骂了。 “听闻阁下就是郭将军,对吧?” 胡综看向郭侃,询问道。 “正是!” 郭侃点头笑道。 “听闻陈尚书原本是荆州人,不知道郭将军是哪里人,若是想念家乡了,我可以送你们前往荆州一带,回归故土!” 胡综绵里藏针的说道,话里话外就在暗指东吴夺取荆州的事情。 “不知道阁下是何人?” 郭侃开口反问道。 “我乃胡综。” 胡综笑道,郭侃若是再随意谩骂,就是丢了蜀汉的脸,而且他们为可以趁机让孙权找他的麻烦。 “哦,原来如此,胡将军的名声我略有耳闻,听闻你好像是豫州人吧。荆州距离我军不远,日后有机会可以夺取回来,至于豫州,恐怕胡将军就遥遥无期了,毕竟合肥一镇,十万大军都奈何不得!” 郭侃也不在意,反正都是互相揭伤疤,关羽被偷袭荆州不丢人,他是以少敌多,再加上被盟友偷袭,才落败的。 而孙权就不一样了,合肥一战,十万大军进攻八千人驻守的合肥,没有攻下来不说,张辽八百骑兵的冲锋就让他彻底的崩溃了。 “…” 胡综的脸色一下子就涨红了,慢慢变成猪肝色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