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三国:从成功守住街亭开始》
第(2/3)页
这也就是为什么季汉眼下在地盘与人数都不如曹魏的情况下,国力依旧还在上升,能够与他们相斗。
而诸葛亮与魏延最大的冲突,就在前番的第一次北伐之中,在打算进攻长安的时候,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
季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的计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但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
实际上采用的则是诸葛亮的计划: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军主力于关中地区,大军安从坦道,攻取陇右,切断魏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攻取关中和河西打下基础。
因为这个方法比较保险,不容易出事,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当然,子午谷奇谋本身的意义并不大。
因为魏延的前提实在是太扯淡了,一:夏侯楙真的如同魏延说的怯懦而没有谋略;二:魏延真的能够在十天之内经过子午谷毫发无损地到达长安;三:夏侯楙及长安御史、京兆发现魏延到来真的会不战而逃;四:魏延占据长安城以后真的有足够的物资留给他供给军队来自东方的魏国援军真的需要二十多天时间才能到达;六:经过斜谷进入长安的诸葛亮部队真的能够在魏国援军到来之前与魏延汇合;
基本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子午谷奇谋,但是毫无例外,都是清一色的铩羽而归。 无错更新@
历史上,公元230年(太和四年),曹真接替曹休的职位,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曹真上表认为蜀汉多次犯境,建议数路大军攻伐蜀汉。魏明帝采纳,但司空陈群反对从斜谷进军的计划,曹真再次上书要求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陈群有陈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认为大规模征战军事。(本章未完!)
子午谷奇谋
用度花费甚巨。魏明帝下诏将陈群的意见提供给曹真参考,但曹真却据此诏书随即出发,改从子午道入;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后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
东晋桓温派遣司马勋自汉中出子午谷,结果未出谷就被苻雄率领的前秦军队击败,司马勋逃出子午谷,致使桓温两路夹击的计划失败。
明将孙传庭对抗农民起义军闯王高迎祥,高迎祥准备出四川至陕西,经汉中后,走的就是子午谷,孙传庭以新招募4个月的新兵(最多2万人)伏击高迎祥主力(最少5万人)。战斗结果,高迎祥部基本被歼灭,本人受伤被俘。
子午谷奇谋的成功率基本为零,哪怕夏侯楙真的是头猪,他只要让手下在长安城里面守备,就不会出事。
“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