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学生们一滞。 主题动机? 这玩意是个学音乐的都知道。 简单来解释,那就是一首曲子的洗脑循环。 那么一个音节重复的选段,标志着一首曲子的主题。 后续的发展都是根据这么一段动机进行修饰的。 但是这个音乐修辞学? 似乎在哪里听过,但知之甚少! “首先呢,主题动机这个东西,基本不需要我来解释了!但还是顺嘴说一说吧。” 李文音笑了笑。 “主题,就是一首乐曲所要描绘的主题,当然,并不是所有音乐都有主题的。” “动机,就是音乐中最容易辨识的结构,可以是一种节奏型,一段旋律,任何一系列的音有节奏的出现,就是动机,乐曲的发展,其实就是围绕着动机而来的,动机的发展构成了乐曲。” “而一个主题,通常可以被理解为一段完整的音乐表达,独立于它所构建的整个作品。对比起动机,一个主题常常是一个完整的乐句或者乐段。” “或许感觉有些分不清,但浅显来说,就比如拍电影,讲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主题,而动机,可以就是其中出现的线索,用来强调主题的。” “放在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中,动机都是存在的,动机可以是一个符号,一种颜色,一种形状,一种声音,甚至可以是一种连续发生的拥有共同模式的事件,反复出现吸引人的注意,令人不禁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 同学们顺着李文音的话,再一次复习了以前的知识。 对主题与动机的关联,再一次加深了印象。 “而今天要讲的,是音乐修辞学!” 李文音指了指身后的投影屏。 “众所周知,一名作曲家的作曲技术水平高低,不在于他的旋律是否优美,这种旋律上的优美,很主观,或者说,在座的各位,利用和谐的和声,音阶递增递减,或是一些洗脑重复乐段,都可以满足一些听众。” “而真正考验作曲家技术水平的,是动机的发展技术与手段是否足够充足且精妙,能够使得动机发展成一个整体!” “而今天研究的这种动机发展的知名例子,当然就是我们贝多芬大爷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了!” 台下同学笑了出来。 贝大爷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那是被研究烂了的曲子。 《命运交响曲》! “开头的,姜姜姜姜!!!” “三短一长,这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节奏型动机。” “但贝多芬之所以是贝多芬,命运也之所以是命运,就是因为他将这个【短短短长】的简单动机,通过重复,对位,模进,时值变化,调性转移,音量大小强弱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变化,音域变化等等技术手法,让这段动机,变得丰富多彩,滚雪球一样的,才形成了整段辉煌万丈的交响曲。” 李文音笑了笑。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动机存在的方式不仅仅是节奏型,而像是音程关系,旋律方向,和声进行等等,也会有很多,但这里就先不细说了。” 同学们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确实就是这个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简单的流行乐曲很容易会听腻,交响曲虽然入坑难,但只要开始理解聆听,越听会越觉得丰富多彩。 也就像是一段文字一般,如果仅仅是平铺直叙,哪怕内容很精彩,但也就是看了就是看了。 而不如那些惊世之句,逐句逐字的细品,越品越觉得有味道。 “当然,我说的,并非是利用技术手段,用一种铺陈华丽辞藻的方式去堆砌作品,那样反而落入了下成。” 李文音笑了笑。 “我虽然一向很追捧技术难度与技巧的多变,但归根结底,我的想法是,多元化的技巧,才能表达出多元化的情感,技巧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存在的,一味的铺陈各种作曲技术,反而像是一些文学作品,内容干涸,辞藻华美。” “这时候,当内容,想表达的主题情感,以及你的技术,产生了一种粗糙的碰撞,难以圆润的磨合之时,音乐修辞学,就派上了大用场!” 学生们神情一震。 音乐修辞学? 这难道,就是李文音的秘籍吗?! 好家伙! 大型秘籍传授现场!! “什么叫做修辞呢?这个概念出现自语言学。” 李文音笑着说道。 “修辞,就是加强言辞或者文句的一种艺术手段,让语言的表达可以变得更加鲜明,准确,生动有力。” “但音乐,就是另一门语言,在音乐的世界中,修辞,也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音乐修辞学,就是对音乐作品全面创意规划与设计的过程。” 这就有点涉及到了知识盲区了! 修辞,运用在音乐里? 所有人都有种“我好像懂了,但似乎哪里又没懂”的感觉!! 难道就是利用手法,来装饰简单浅显的动机吗? 应该没那么简单!! 果然,李文音神秘的笑了笑。 “修辞,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说服,劝服!!” 说服? 不少人一头雾水。 为什么是说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