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没有时间造反-《大明嫡子》


    第(2/3)页

    而他的话也立即引起了在场百姓的轰鸣。

    “就是就是!”

    “不能够。”

    “咱们大庸县的人,都不是孬种。朝廷管吃管住,给足了工钱,没有亏待咱们半点,咱们就不能让朝廷寒了心!”

    “对!不能让朝廷寒了心!”

    “老子这就回家给婆娘和娃都拉过来干活!”百姓们已经彻底炸开了锅。

    李雨龙顿时哭笑不得:“大伙别激动,官府这一次也是知道大伙最近干活挺累的,这不是后面的活还要等些日子。朝廷体恤咱们,后面歇息十日。既然大伙刚刚都那么说了,本官的意思呢……是大家今天都拿了工钱,该回家的回家,该进城给家里老太太老太爷还有婆娘孩子添置东西的就进城去。回家这十天呢,大家再辛苦一下,看看可能有多些干活的人,都给叫上一起回来干活。朝廷也不让大家辛苦,大家带来一个人,给二两银子,这是白得的,不用干活,只要带人来干活就行。十天后,不管有多少人,咱们都留着,咱们一起替朝廷给这活干好了,干下去!大伙说,这样行不行?”若不是大营那边的要求,李雨龙当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什么时候,朝廷叫人来干活,活还没干,只要拉了人来,就要先给银子的。

    这都叫什么事情。不过一想到这些银子都是给自己治下大庸县百姓的,李雨龙便暗自期待着,要是这些人能将那些山里头的百姓都给叫出来,最好是弄个几万人出来,那才叫一个真的好呢。

    反正朝廷最近从省城那边用船一批批的拿着银子和粮食过来,自己都是看的清清楚楚。

    这些银子和粮食既然都被运过来了,自己作为大庸县父母官,就没有道理再让这些银子和粮食被拉回去的道理。

    而桥头,一千五百多名百姓,这一次是真的彻底沸腾了。只要十天之后,带来一个人,朝廷就给二两银子。

    这要是自己带来十个人,那可就是足足二十两银子!一百个人呢?不敢想不敢想。

    所有人都看到了,自己眼前好像是有成堆成堆的银子,正在砸向自己。

    百姓们已经被漫天的雪花银给砸晕了。离着桥头发银子的地方最近的山头上。

    这边是桥头,那边是大营。而在山头,整座山的树此前已经被百姓们砍光,几座望楼戍堡拔地而起。

    堑壕和火炮阵地,明晃晃的摆在山上。在山顶最高处的望楼上。朱允熥将手中的望远镜收起,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在他的身边,朱桢和朱高炽、朱尚炳三人。朱允熥先开口道:“老爷子今天在干什么?”朱桢笑着回道:“老爷子一早就带着人出营了,说是要去天门山下看看那个洞。我看老爷子迟早是要爬到山上去看看的,不如将这上山的路也纳入到修建范围吧,免得到时候山路崎岖,老爷子不好上山。”朱允熥点点头:“那就加进去吧,想来等十天之后,从山里来的百姓不会少。”朱桢的脸上露出笑容。

    不光光是大庸县县令李雨龙没有想到,就连朱桢事先也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会有这么一手操作。

    只要今日在场的百姓回去之后,拉回来一个人就给二两银子。这给足了好处拉人头的事情,想来这些百姓今天回去之后,就会什么都不干,光想着怎么拉人头了。

    虽说朝廷要实实在在的给出银子。可就算是今日在场的这些人能拉来十万人,朝廷也不过只需要拿出二十万两银子。

    这笔买卖很划算。而更可怕的是,只要这件事情通过今日在场的这些百姓传扬出去,整个十万大山里的百姓都会被震惊到。

    尤其是在今天这些百姓带着这一次做工拿到的工钱回去。那些山里的百姓看到白花花的银子。

    都不用今天的这些百姓说什么,那些人就会主动询问,怎么才能挣到这些银子。

    人心向利。就算那些藏在大山里的土司再如何许之以利,山里的百姓都只会奔着大庸县而来。

    造反?等到那个时候,便是那些土司想要拉动山里的土人、苗人造反,人家也只会说一句现在没空造反。

    因为大伙都在想着要来大庸县做工赚钱。造反哪有赚钱好啊。造反是要被砍头的,做工却是能赚钱的。

    朱高炽则在一旁提醒道:“银子都无所谓,现在最要紧的是要预备足够的粮食,防止从山里出来的百姓太多,到时候咱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喂饱这些人的肚子。”朱桢立马在开口解释道:“已经发文武昌府有司衙门,正在将省城粮仓里的陈粮拉过来。再等两个月,今年的夏粮入仓,到时候这里就能有吃不完的粮食。”朱高炽停了之后,这才放心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