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左右,给这厮来一百杀威棒!我倒要看看,他的嘴巴是不是还能这么紧!” 曹操明白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小心谨慎的道理,因此才不惜惹怒冯普也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听到冯普要用刑,曹操丝毫不惧,冷言说道:“大人久居庙堂,应当知道太祖皇帝立有三誓碑,中有一条,不得杀士大夫。” “哲宗更有三免之法,明令朝官犯罪,不死、不黔、不杖。” “政和七年,天家诏曰余止以众证为定,仍取伏辩,无得加以捶拷。敢问大人,是否忘了?” 见冯普不说话,曹操继续说道:“再问大人,若我体弱之躯,施以重刑致死,大人如何对得起先皇遗训?又如何堵的住这天下悠悠之口?” “牢外,尚有五百兵士与百姓无数,若是知我受刑而亡,大人该当如何善后?” “庙堂之上,又当如何解释罔顾圣意?” 曹操说完,冯普再次对他刮目相看,他没想到曹操竟有如此雄辩之才。 冯普深知曹操说的都是事实,大宋为了凸显文臣地位,从太祖赵匡胤开始便优待文人,此后哲宗、神宗都曾三令五申要善待文臣,轻易不能施刑。 当今天子赵佶更曾数次下诏要善待士大夫,不能随便枷讯,以免使人有轻视爵禄之心。 也正是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宋朝才变成历代以来文臣的天堂,社会地位极高。 时人云:“待士大夫有礼,莫如本朝。” 这也是为什么冯普一开始断然拒绝杨路打曹操杀威棒的原因,仅仅是把曹操扔进土牢里,冯普也思量了很久。 此刻冯普心力交瘁,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他有一种直觉——用不了多久,曹操便会被无罪释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