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开道:“你可知,取名亦有讲究。九龄九龄,你的名决定了你的命。你出生之日,北斗七星如皓月当空。” “你九岁是个坎,若迈过去,便是官运亨通。你九岁知属文,得北斗七星照耀以文度劫,迈过命坎。” “可七星只能保你七次。九七六十三。你的大限之日,便在你六十三岁那年。” 张九龄震惊于色。“老师,此话当真!” 白萌萌同样震惊,外公,你这样当面说人家的死期,太那个了吧。就不怕张九龄翻脸,或者当场气死? 弹幕: “沃次奥,九龄这个名字,还能这么算?”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张九龄年龄其实是有争议的。有说他活了六十八岁,有说他活了六十三岁。” “《旧唐书》《新唐书》说他活了六十八岁,但《张九龄神道碑》和《张九龄墓志铭》都说张九龄活了六十三岁。” 白开摇头,说道:“当不得真。你看你自己,今年本只五十九岁,看起来却像六十多岁的样子。声音也比你真实年龄苍老,你可知为何?” 张九龄向白开行礼。“请老师指点。” 白开说道:“原因有三。其一,你操劳国事,忧国忧民,耗费太多心血,没有保养好身体。且郁气沉积,不能散。” “其二,刚直不阿,宁可直中取,不愿曲中求。得罪人太多,刚则易折。又有闷气沉积,不能散。” “其三,今日乃千秋节,李三郎的诞辰。你若进谏说安禄山脑后有反骨,将来必反,岂不是扫了他的兴?如此一来,别说活到六十三,恐怕能不能活过今年,都难说。” 张九龄看向远处灯火辉煌的广达楼,喃喃说道:“若我今日不进谏安禄山将来必反,还有四年可活?” “若我进谏,则恐活不过今年?” “这便是说,即便我进谏,也于事无补,反赔了自己性命?” 张九龄向白开鞠躬道:“谢老师打点。今日便不提安禄山,但择日必提。” 白开道:“若提,则官位难保。” 张九龄道:“尽人事,听天命。” “可还有事?”白开问。 张九龄摇头:“已无事。” 白开拉白萌萌让开路,对张九龄说道:“我还要多看看这些灯火,你可先行。” 张九龄谢过白开,缓步向前方走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