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穿越之带着淘宝去种田》
第(2/3)页
总之,他对苏凤祁拜的那位所谓的名师,很是不屑一顾。方书明打定主意要摸清楚,当天便找了许多人去调查。
苏凤祁念书的事儿,十分低调,但也不算什么死守的秘密,他并没有特别对外隐瞒。更不要说济老并不是闭不出,他平日进进出出,难免碰到杨树胡同附近那些豪宅的邻居,那些人问起他,他都会实话实说。
方书明派去的人很快打探清楚,回来禀报说:“去问了杨树胡同几家白家的邻居,都说苏凤祁是真的拜师了,师父姓济,叫济云帆,他自称是先帝亲点的两榜进士,在当朝还曾做过帝师!”
帝师?方书明险些被震晕过去。以他的见识,还不足以接触和听说这些高儒的大名,赶忙又让岳父托人去打听济云帆这个人。
七天后的一大早,在方马氏下葬那天,陈大木满面激动,神色慌张的来了。一进门就冲进书房中,激动地拽着方书明说:“他果真是位大儒!”
北朝平定中原前,那时候还在大殷朝的统治下,北边有一片封地叫济果,济云帆家就是济国的贵族,掌握着济国的实权。
贵族世家为什么能掌握国家经济政治的命脉,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金银和技术。这就得益于世家大族丰富的藏书量,他们的子弟从小便得到了最好的教育,而不像过去那些寒门士子,念书都是东拼西凑,凑到一套完整的四书都难。
当然,北朝如今四海升平,朝廷举国之力发展教育,渐渐的,教书的夫子们多了起来,举国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寒门只要凑到学费就能念书,可放在过去那个烽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只有贵族才有条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天下太平,许多人都有了念书的机会,朝廷中不乏寒门状元,可在所有人心中,世家贵族却仍是高不可攀。
因为贵族们经过了数代的累积,家底雄厚,沉淀了数百年的家族,不管是战火烽烟时,还是四海升平时,他们依然有能力把持着整个国家最好的资源。
济家也只是北朝数十世家之一,在北朝建立之后,济家并没有没落,建国之初,北朝皇帝拉拢各地的旧世家,在改朝换代之时,他们拥戴新朝,依然在朝堂里屹立不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