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进攻主峰(2)-《大弹道》


    第(2/3)页

    人未动,  炮先飞。

    沿着上山路往上进攻的东路鬼子伪军里,  鬼子中的炮兵对海拔高度为三十米处的要塞以及三个碉堡发起了炮击,可惜这种常规的炮弹并不能对躲在碉堡内的官兵形成有效杀伤。

    这些鬼子不是那两支特别行动支队,鬼子也未能达到对普通炮兵列装“圣战瓦斯”的程度。

    东路的这支进攻队伍内,由于伪军人数的一边倒,鬼子人数严重不均。

    在已知道重庆军拥有缴获自火车内“圣战瓦斯”的情况下,这些鬼子伪军中口袋里有布巾的都拿出来蒙在脸上,并且他们的阵型也是上下尽量成队列分散。

    所谓成队列分散,便是十多个人作为一撮彼此间隔紧密,而每一撮之间又留出了空隙,这种站位既能保持进攻碉堡时一股股一拥而上时的陷阵能力,也能在重庆军扔毒气手雷时减少扎堆的损失。

    海拔高度为三十米处的第一处要塞内,负责镇守在这处要塞的排长在望远镜里看得分明,而最前沿的碉堡之内,这位将机枪塞入射击口的班长都能看到鬼子和二狗子脸上蒙着的布。

    “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最前沿的这处碉堡内,包括班长在内的十个人进入到属于各自的战斗岗位,班长率先将轻机枪塞进射击孔,机枪口的射击位置处于整个碉堡的最中间,也是直面迫击炮弹轰炸的地方。

    海拔位置最低的这处要塞周围的三个碉堡之内,射击口手持长枪的官兵将子弹排在手边的砖头上,每个射击口都不少于十发,随时可以在枪里子弹射出的情况下保证有子弹装填。

    而碉堡二层通往顶部的楼梯旁,一箱m24长柄手雷以及五枚圆墩墩的毒气手雷整齐的放在桌子上。每个碉堡内都有一个专门负责投掷手雷的士兵,当在观察口看到有成股的敌人接近时,负责掷弹的士兵便会从楼梯打开通往顶部的小门,在碉堡顶端向敌人抛手雷。

    李崇将栓柱他们连夜从旅部运送回来的手雷和子弹全部分发进各个碉堡内,机枪他做不到每个碉堡有一挺,但是子弹手雷是管有的。

    东路鬼子伪军里,顶在最前面的十多个二狗子弓着腰举着枪一步步的往前,枪口在上下不停的晃动着,每往前走几米,这些二狗子就会用手擦脸上的汗。

    前沿的二狗子里,一个弓着腰的二狗子双股颤栗的说道,“老钱,咱们这走在前面就是送.送死啊!你看看,这国军的碉堡有多坚固,可全都是石堡子,挨了炮弹那么多下都没有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