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两万斤稻谷-《大弹道》


    第(3/3)页

    见者有份,走之前官兵们还号召村民拿走来不及搬运的粮食。

    据点碉堡的鬼子伪军在收到荒木的命令之后,不再只蹲守在碉堡内,这也让一些回打一枪的国军官兵不能再像一开始那样,一枚毒气弹一梭子弹就能干脆利索的解决一个碉堡,围绕着打谷场的小规模交战变得不可避免。

    不过发生战斗的地方,各连以人数、枪支以及毒气弹的优势,僵持不过小片刻就能取得压倒性进展。

    黄洲镇码头处,三营的官兵们甚至于把门板卸掉做成木筏,把粮食堆在上面撑着走,看上去还有些小欢乐。

    洲上村,一个个士兵搬着粮食踩过浮桥,因鬼子支援部队到来而来不及搬运的粮食被官兵们扔进了村民家中由其瓜分。

    但要属各营运粮的效率,还当以一营的官兵最为有效,他们先是把沈家村及周边的稻谷直接搬运进了鬼子修筑的长埠镇据点,然后再往梅岭之内搬运。

    当鬼子军机呼啸过来的时候,大部分连队已经消失在黄洲镇、洲上村以及沈家村周围,守在长埠镇据点的一个排的国军官兵蹲在鬼子修建的碉堡内,任凭军机在上面扔炸弹。

    现在鬼子的炸弹不是无边无际,即便倾斜出弹雨又如何?长埠镇据点的坚固程度是可以的,没有毒气弹,对于掉落下来的炮弹,只能听个响亮。

    当轰炸声消失之后,一袋袋的稻谷接着被搬运进不远处的梅岭群山之中。

    这是充满收获的一仗!

    梅岭之内,数个粮食堆积点内,潮湿的粮食都被摊开晾晒。

    一袋袋粮食被运了进来,这个下午,各营连士兵粗计估算了一下,运进梅岭之内到粮食高达两万斤稻谷。

    考虑到现有的出米工艺粗糙,按照一斤到出六两米来算,这就是一万两千斤大米。

    按照一个士兵一天需要五两大米,以1200张嘴来算,今天的收获足可吃20天!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