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投资人-《忆年—回到1990》


    第(2/3)页

    “小序,怎么你真的忘记韩美玲了?怎么你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你高考前还偷偷摸摸地跟她去溜什么旱冰呢。我说你是小胡涂虫你还不承认?”

    当母亲质问我这样的问题时,她显然是在怀疑我会不会因为压力太大,书读得太多,以至于小小年纪就得了健忘症。

    鬼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不能多想,想得太多了我就会怀疑我到底是谁,我真的是周序吗?

    又或者,师院音乐系那小子才是周序?天哪,我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啊!

    假期结束后我一回校,第一桩重要的事就是补考,感谢上帝,感谢李芸和她的笔记,我竟然奇迹般地通过了补考。心里一轻松,我就专心开始筹办文心书报亭了,时至如今我才想起来,上回喝酒喝得来爽过了头,竟然忘记向那两位朋友谈待遇问题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那时候只顾着庆祝书报亭审核通过,还没有具体涉及到运营成本的人工费用等俗务,那个时候要我说出如何分享利益,似乎也不太靠谱。

    但时至今日,钱这个问题虽然俗,却也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入股?搞股份制?

    我首先想到了股份制解决问题,毕竟我现在只有一千块钱,想要把书报亭运营起来,至少还需要两千元。但现在看来,陈一凡马上要毕业了,他不可能入股,对这种小商小贩的事情恐怕他也不会真的感兴趣,那么金普光呢,他也许会一时兴起进行投资,但他和我一样都是属于粗线条的人,对未来的投资收益肯定没什么预见能力,所以把他拖进这个疑似的泥潭,会不会破坏了纯真的同学友谊?

    至于蔡晓红,基本可以把她排除在投资人之外了,她要是有闲钱干嘛还那么拼命地去打工?

    那么李芸呢?她说过会帮助我,貌似她还有一些存款,李芸如今就象是我的老婆一般,如果向她借钱或者让她投资,我从心理上说就毫无"阴影",不会有任何顾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