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公司法还未颁布-《忆年—回到1990》


    第(2/3)页

    正在赶稿子的郭明也闻讯赶来,他依然是笑容可掬,热情好客,一定要留我们俩吃中饭。蔡晓红马上说她去买菜,话音刚落,郭明就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塞给蔡晓红,而晓红也不客气,揣上钱就出了门。

    我和李芸互相看了一眼,心说这郭明和晓红真的搞得来象夫妻一般生活了?

    郭明的屋子里比上次见到时要整洁许多,显然是因为有女人住着的缘故。客厅里放着一张简易床,郭明解释说他睡客厅。这个解释有些多余,但是我们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我没看出郭明有啥不对劲的地方,他看到我和李芸出双入对的模样,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的表情。看来,他和我从心底里都想抹去在卫生院中相见的那一幕。

    我们喝了一会儿茶,聊起了开春之后的书市,郭明又介绍了几本最近比较热卖的书,同时也告诉我他们出版社想搞个图书夜市,出售一些特价书,到时候优先批一些给我。

    说到上回他托我找一些学生枪手,写那些没文学价值但有市场销量的书的事情,我说下学期开始我会帮他找几个文笔过得去的学生,他表示感谢。我则说这事儿我是私底下帮你做的,所以尽量保密。郭明一口答应。

    喝完了茶,晓红也买回了菜,郭明大方地拿出了五年陈的绍兴酒,请我们一醉方休。

    想到下午也没什么事,我们就喝了起来。我不算是嗜酒之徒,但也不是滴酒不沾的清寡之人,我的原则是能控制就控制,不能控制就听天由命。

    李芸兴致同样很高,但我总觉着她看郭明的眼神稍有些怪怪的。蔡晓红完全象个贤妻一般,时不时还替郭明夹菜,搞得来我和李芸都有点“灯泡感”了。郭明对蔡晓红的亲昵则是坦然受之,镇定若斯倒也令我佩服。

    趁着酒光正浓,我就提出想在本校后门即文三路上开个文心书店,扩大规模,甚至还可能开出一个书吧,就是杭州第一家书吧。

    我说杭州已经有了酒吧一条街,可是还没人开书吧呢,要做就做第一个。

    郭明饶有兴趣地问我,书吧具体是个什么样子的。

    我说所谓书吧,其实跟咖啡馆或茶馆差不多,就是提供一个可以让人静静看书的场所,是书店与茶馆的结合体。在这儿,你可以到书店买上一本书,然后点上一杯茶或咖啡,慢慢看。也可以叫些小茶点或零食,和朋友一起聚会,商谈,都可以,但不提供酒。因为出售酒类的话审批起来就很复杂了。另一方面,我可以让它成为我们文学社聚会的最佳场所,可以成立一个文学沙龙,邀请诗歌爱好者举办朗诵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