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项目概况-《工程人生》


    第(2/3)页

    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职务越来越高,胃口越来越大,以至于完全被吞噬掉。

    从公司的角度,培养一个可用之才,代价也是巨大的,层层选拔,层层淘汰,很多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今后是要走上领导岗位的。

    谁也不敢说这些人没有能力,但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人没有问题,很多时候心态的变化,一瞬间就变成了资本的俘虏。

    而资本对有权有职的人的侵蚀和围猎是每时每刻的,这个过程中资本是毫不松懈的,是无孔不入的,个人一旦松懈,虎视眈眈的资本就会毫不留情的扑上来。

    对吴建华这个事情,倒是让林云感觉到钟胖子的能量很大,钟胖子的马脚是自己发现的,而利用这个马脚去做文章的是吴建华,这个过程中钟胖子和钟胖子背后的人到底有没有可能知道是自己发现的。

    知道了又该如何,其实自己就是例行检查中发现的,稍微一分析,钟胖子就知道是自己发现的,不过呢,他现在肯定拿自己没办法。

    就算他钟胖子和背后的人有天大的本事,自己慎言慎行,对方也肯定是拿自己没办法的,经济问题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至于其他问题,也确实没什么文章可做。

    算了,不能想太深,想太深入了,容易无法自拔,林云理了理纷纷乱乱的大脑,把这些想法抛开了。

    ……

    几天以后,林云开始正式前往即将开建的工地。

    项目总工,财务人员和机料人员都是公司定的,加上林云就是项目部的基本构架了。

    总工姓何,叫何成刚,四十多岁的老总工了,经验很丰富,但是身体不太好,无法胜任太繁重的工作,不然也轮不到林云来出任这个项目经理。

    财务是个三十左右的美女,叫邓梅。

    机料是一个小伙子,杜斌,这人林云认识,来公司差不多三四年了,前几年和林云在一个项目待过,很机灵的一个小伙子。

    安全科长和工程科长还待定,因为现在还是准备阶段。

    等选定驻地开始建设以后,才会安排人员过来。

    这是一个原公路改线工程,就在省会的郊县。

    因为城市扩张和郊区天丰山景区改造即将重新开放的原因,必须解决出游拥堵的问题,这个问题很迫切。

    现在国内兴起的城市周末或节假日周边游,原来的出入城线满足不了周末和节假日的自驾出游需求,堵车是常有的事情。

    前年的时候这条路改扩建过,但在城乡结合部的最后三公里,公路两旁棚户区和自建房非常多,要彻底改建,就必须搬迁。

    因为县财政吃紧的问题,没有市财政和省财政的支持,是不具备啃骨头的实力的。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钱,县财政负担不起,市财政没有政策支持。

    但市一级领导又要求必须想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要改变出游难的现状。

    主观能动性是个好东西,县交通局经过无数次踏勘,甚至多次租用无人机航拍,最终群策群力,研讨出了可行性报告。

    直接搁置了在最后三公里经过城乡结合部的路上想办法的思路,而是新开辟了思路。

    利用原有的入城线,最后三公里直接割掉,改变线路,在两座山山脚四十余米高的位置,直接架桥连接已建成的快速环线。

    一座300余米的桥,一段500多米的连接线,一公里不到,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而且把十几亿支出变成了五千万。

    没有钱的时候,只能先做能做的,所以城乡结合部那一段的搬迁就被搁置了,不是短视,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行性研究报告出来以后,逐层上报,领导们一看,这太好了,原本要十几二十个亿,现在所有费用五千万不到。

    然后县里上会,讨论确定后再上报。

    主管交通的市长和市交通局的领导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一讲解,全票通过,五千万资金瞬间就到位了。

    具体实施建设嘛,就落到了县交通局的头上。

    有了钱干嘛?

    修桥铺路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