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教皇的到来,贡萨洛表现得十分冷淡。 他甚至没有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拒绝前往埃尔帕尔多宫觐见教皇。 不过这也倒让亚历山大六世暗暗松了口气。 教皇真的很难想象,再次见到那个曾经当面教训他的是个什么情景。 毕竟当初在梵蒂冈的时候,贡萨洛都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他颜面扫地。 亚历山大六世很怀疑他会否再次让那令他难堪的一幕重演,如果那样,或许他真的要气疯了。 好在贡萨洛的傲慢让这难堪没有再现,而马德里的贵族们却如坠梦中的发现,骤然间马德里成为了伊比利亚半岛最引人注意的地方。 还有让人们意外的,就是教皇居然在公开觐见之后,首先召见的除了马德里大主教,俨然就是唐·卡彭迪。 这让很多原本对监狱长突然飞黄腾达颇为不满的马德里贵族终于明白,唐·卡彭迪这次是真的时来运转了。 来自摄政王和教皇的重视足以让监狱长的身份水涨船高,甚至有人暗暗比较一番之后认为,或许与两巨头还无法相比,但是唐·卡彭迪如今已经足以和三贵族平起平坐了。 不过除了马德里人对这些各种猜测,议论纷纷之外,人们真正关注的是教皇的归来。 亚历山大六世并没有遇害,在失踪一段时间之后平安的到了马德里! 首先急匆匆的把这个消息带往各地的并非是那些贵族们派出的使者,而是很多商人。 这些商人大多经营如下几个行当的 他们有些是武器贩卖商,有些干脆就是武器制造商。 他们有的资本雄厚的就开着几座规模不小的工厂制造各式各样的防具盔甲,有的则专注于铸造武器。 另外一个人是粮食商人,或者说是一群掮客。 这些人刚听说会打仗的时候,往往就蜂拥而至,大量囤积各种物资粮食然后贩卖给他们看好的国王贵族们。 如果那些买主手头恰好并不宽裕,他们也并不介意赊账,不过价格和条件就要显得苛刻一些了。 当然这些人当中也有些因为看走了眼而血本无归,只是巨大的让他们宁可冒着风险也愿意投资这种战争生意。 卡斯蒂里亚与阿拉贡之间即将爆发的战争,无疑是这些商人这段时间最为津津乐道的生意经之一。 他们到处托人打听消息,就想办法通过种种门路试图和那位摄政王接触,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他关照自己的生意。 现在亚历山大六世突然到了马德里,这就让战争是否还会爆发变成了个悬念。 商人们急于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因为哪怕只是晚上半天,或许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不过这些商人的消息还是慢了些,凭借着“教会邮政”的巨大优势,第一个带着这个重大消息冲进巴里亚里多多城的,正是由马德里大教堂派出的一个教会信使。 教会信使急匆匆出现在巴里亚里多德大教堂的侧门的身影,并没有能躲过那些紧盯着脚疼动静的无数双眼睛。 或者说这也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所以就在现实进入大教堂后不久,关于教皇下落的消息就从大教堂里被人刻意流露了出来。 巴利亚里多德城沸腾了。 在此之前,人们在观望,在等待,也在猜测着亚历山大如何面对这个意外。 胡安娜夫妻的意外遇害让斐迪南黯然离开了卡斯蒂利亚。 现在,亚历山大会否就是重蹈他的覆辙。 这个猜测让那些已经公开宣世秀中的贵族忐忑不安。 让那些挽回敌意的人暗暗欣喜。 也令到了如今依旧保持沉默的一批人各怀心思。 对有些天生喜欢冒险却偏偏没有急于做出选择的人来说,亚历山大如今似乎面临困境的局面,才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这个时候站出来表示对摄政王的支持,绝对要比一开始就依附过去更有分量。 当然这样做也的确冒着很大的风险,不过就和那些投机战争的商人一样,这些贵族同样也在投机他们的现在与未来。 所以在教皇失踪之后,亚历山大身边的人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突然多出了些新人。 这些人与之前就早早投靠亚历山大的一批人之间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种种摩擦和矛盾,不过这些对亚历山大来说都不是什么要紧的。 虽然对乌利乌有着很大的信心,可是这段时间只有亚历山大自己知道,他随时随地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经过一番的计划和安排,来自奥地利的威胁已经被他尽最大努力压制和延缓了下去。 或许马克西米恩最终能够从那一连串的麻烦当中摆脱出来,不过亚历山大相信到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坐稳了卡斯蒂利亚的宝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