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节:我有一个计划-《我不是天王》


    第(2/3)页

    光是这份眼界,就把包小贝从那种埋头做音乐的一般音乐人的行列摘了出来。

    “凡事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你又怕,我又怕,那这事等谁去做呢?”

    沈欢针对他的这些问题,也再次做出了回答“不过你的担忧也确实很有道理,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确实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我的这张专辑,就是准备从零到有培育出这块市场来。”

    “我之所以会说这张专辑概念化,除了它里面饱含的歌远超出一般专辑的范畴外,它的发行方式也是非常新颖,前所未有的。它将会采取网络发售的方式,并且不是一次性拿出来,而是采取每天、或者几天发一首的速度,分批发行,在定价上,我初步打算也是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你可以单独购买每一首歌,价格比较便宜,比如一元一首,又或者是两元一首,同时你也可以选择提前购买整张专辑,那接下来这张专辑里面的所有歌曲,你都可以免费听了,这个价格上就会在总价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优惠,比如说按照一元一首的价格来计算,整张专辑按一百首歌来算,总价是一百,购买整张专辑则会优惠到八十元,以此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快速收敛资金。当然,这些数字都是我临时想的,具体的定价策略,还要等工作真正展开后,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才能决定,我这里只是打个比方……”

    包小贝听得很入神。

    他在网络音乐这块上,虽然早就进行过思索,并且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东西从来没人做过,他现在也是两眼一抹黑,完全就是空想。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所有想法都是比较模糊的,但是沈欢不同。

    沈欢的想法非常地具体细致,隐然成体系,给了他很多启发。

    “……你担心的东西,我也知道。这块确实从来没有过先例,消费者是否能够把消费观念转变过来,确实要打一个非常大的问号,不过我是有信心的,而我的信心,是建立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水平和社会认知,我认为已经足够支撑音乐消费市场的转变了,不过这方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我就不详说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向你展示一下这方面的东西……”

    包小贝自认为自己的眼界已经很高了,远远超过了很多只会埋着脑袋搞创作的音乐人,更不要说那些沉迷于酒色的音乐人了,可是他现在听沈欢一说,才发现自己和沈欢之间还是存在着差距的。

    他只存在于空想阶段,而沈欢这家伙不只是有想法,而且听他说的,他似乎早就开始着手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了,并且拔高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高度上来研究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这也让沈欢的这些话听起来更加有可信度了。

    而等到沈欢滔滔不绝的话语终于停下来之后,听了半天的包小贝沉默了一会儿,才终于开口“我有点明白你的想法了,说是一张专辑,但其实是一首一首单曲的发行形势,本质上还是发行单曲。再借助网络音乐这个新事物,确实把难度降低了很多,不过按照你的想法,几天、甚至一天发行一首歌,这难度还是太大了些,真要做到也行,但那就是竭泽而渔、得不偿失了。”

    包小贝这还算是说的客气了。

    这岂止是难度大?这简直就是不可能。

    当然,想要做到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就像他说的,真要强行做到的话,势必是要大量买歌,这在质量上就把控不住了,将会砸了沈欢自己的招牌。同时也可以预想到,真这样做的话,就算一开始大家冲着沈欢在乐坛上的招牌来消费,到中后期也是会购买数量大减,不仅在这一块的经济上死亡,沈欢这个在乐坛上正如日中天的招牌,也将彻底死亡,这也就是传说中的竭泽而渔。

    面对包小贝的疑惑,沈欢笑着道“创作难度这方面,那就是我这个音乐人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却没有再详说下去。

    而看到他这副看起来成竹在胸的模样,包小贝心中突然噗通跳了一下。

    他想到了半个月前的那件事。

    沈欢在那个晚上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震惊了全国,包小贝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他现在就是突然想到,既然沈欢在诗词文章上能有那样惊人的表现,那么他在音乐上是否也会再次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来呢?

    这听起来挺疯狂的,不过那天新闻发布会上的事难道就不疯狂了吗?在真实发生之前,谁会相信呢?但它就是发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