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黄国文人-《文道祖师爷》


    第(2/3)页

      话语很简单,却让三人心中一暖。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最需要被认可的,便是他们的诚意。

      一人道:“学生听说夫子在著一本八国史经,特意搜寻了黄国的史籍,为夫子带来。”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山谷中的众人却都为之惊动。

      八国历史,浩如烟海。

      黄国作为距离洪国最远的国家,最难搜寻其历史。

      这一箱子史书,真称得上是雪中送炭。

      另一人又道:“此外,还有黄国的历代典籍,地理图志,以及我们一路经历的路途记录。”

      殷明忽然注意到一点,奇道:“你们,是何时动身来的?”

      一人道:“大概,两个月前。”

      殷明一愣。

      两个月前?

      他们又不是武者,怎么可能两个月行走数万里。

      他们似乎看出了殷明的疑惑,主动解释道:“请叫夫子得知……”

      随着他们主动道来,殷明和众弟子才了解到他们的曲折经历。

      原来,三个月前,殷明开创文道的事情,终于传到了黄国。

      同时传去的,还有一些支离破碎的经文。

      这件事,并没有在黄国引起多大震动,因为距离实在太远。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文人动了心思。

      最终,有十多名文人聚在一起,决定启程来拜师。

      走陆地的话,没有几年,是绝对到不了的。

      幸好,黄国两面环海,很多人都精通水性。

      这十几人中,便有了解洋流动向之人。

      最终,他们决定漂洋过海,趁着秋冬交替的洋流,前往唐国。

      临行前,他们又听说殷明夫子在著经,需要一些典籍资料。

      他们便搜寻了七八箱子各种书籍,一同带到船上。

      走海路,这法子的确很妙。

      他们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抵达了大唐。

      不过,期间自然充满了艰难。

      十余人死伤大半,只残余下五人。

      他们携带的典籍,也只剩下拼死保护的历史文献一箱。

      而登陆后,最终能来到西山山谷的,便只有他们三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