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认为他的修为不值一提,完全不怕他捣乱或者逃跑。 杨凤然颓然。 面对殷明,他甚至连恨意都提不起来。 此人还在崛起之中,如今自己已只能仰望,未来,自己甚至连仰望的资格都未必有。 这一瞬间,他忽然像是老了几十岁,最终叹息一声,跟了上去。 殷明已走到杨凤然带来的军队前。 统领和士卒们都跪在地上,不敢接触殷明的视线。 殷明并不怪他们,知道他们投靠殷烈,也是被逼无奈。 况且,这些人也没做出什么恶事来。 殷明摇摇头,淡淡的说了几句,便让刘默阳收整这些人。 随后,崔正地聚拢了逃难而来的地国后裔,收整在军队中。 杨子铭则把西骞的文人编成队伍,与北伐的文人合在一处。 最后,崔正地解散了他所率领的西骞军队,让所有人自行回西骞。 这些人,多半都是土生土长的西骞人,不必跟崔正地亡命天涯。 但是,只有一半的人,回到了西骞。 仍旧有很多人,选择继续追随。 经历了此次北伐,所有参与的联军的士卒,都拧成了一股绳。 在西骞没有太多牵挂的人,都选择继续追随崔正地,追随殷明。 如是,殷明统率万余大军,回归封西城。 ~~~~~~~~~~~~~~~~~~~~~~~~~~~~~~~~ 大军急行。 翌日,封西城已经在望。 大军的到来,惊动了封西城的卫军。 看到大军的旗帜,卫军都欢呼起来。 这是凯旋而归的北伐大军! 虽然还不知道北伐的结果,但是普通的百姓和士卒,都坚信省府大人必胜。 封西城迅速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很激动。 殷烈虽然鸩占鹊巢,却并不得民心。 他出身军旅,奉行的是铁血手段。 他一到封西,迅速镇压了大部分、殷明在任时的官吏和将军。 接着,他更是无视民众意愿,颁行了各种政策。 他的手段也很有成效,封西现在已经听不到反对他的声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