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确立太子-《大周昏君》
第(2/3)页
外戚身份的大臣,现在朝中任职的只有严书、朱开山等寥寥几人,其他绝大多数外戚,诸如郑永基、贺铭、李药师等人,多在外地任职。不说现在根本就不知情,即便是知情了,一时间也说不上什么话来。
曹睿见朝中支持立大皇子赵昊为太子的人选呈压倒性优势,就向张凌阳建议道:“陛下,微臣以为立储乃是国之大事,单单听取朝中大臣意见并不可取,不如听听那些封疆大吏的意见,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虽然同为外戚,朱开山却不大赞同曹睿的观点,直接反驳道:“曹尚书这话有些过了吧!朝中群贤毕至,陛下又圣明无比,听那些封疆大吏的话是何道理?”
虽然朱开山也不希望张凌阳这么早就立太子,可却也没有曹睿心中那么的迫切。
不同于曹睿的女儿曹妃已经有子嗣傍身,所以才会这么着急,朱开山的女儿朱妃可是现在膝下还没有子女,所以总的来说,朱开山的反对并不是那么坚决。
再说,曹睿方才那话,可是得罪了这满朝文武。
如果立储之事要听取封疆大吏的意见,那还要他们这满朝大臣作甚?所以曹睿话刚一说出来,朱开山就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
即便是刚才还支持自己的严书,现在也是闭口不言,任由旁人攻讦自己,曹睿心中那叫一个恨。
可话已经说出口,曹睿再想收回,确实不能够了,再加上自己势单力孤,一时间竟然被其他大臣驳的哑口无言,只能乖乖的闭上嘴巴。
“好了!”张凌阳看着乱糟糟如同菜市场的朝堂,皱了下眉头,说道:“朕意已决,就立皇长子赵昊为太子,责钦天监挑选良辰吉日,再举办册封大典。”
“臣等遵旨!”
就这么着,立储之事就这么顺利的通过了。
其实之所以立储之事能这么顺利通过,还跟郑永基遭贬,高霈去世有关。
郑永基在朝多年,又曾担任过内阁首辅,如果他表示反对立储之事,现在也不会这么顺利。可现在郑永基已经被贬为豫南巡抚,根本就不知道现在朝中的立储风波,等其收到消息,朝中已经是一片风平浪静,再想说什么也就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