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周字典和外语学院-《大周昏君》
第(2/3)页
偏旁之类的还好总结,唯一的难题就是这拼音基本上没有人懂得。
这能难得住张凌阳?
教授了小福子几天,再让小福子亲自前往国子监教授那些学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那些学子人人都学会的拼音的方法。
这样一来,事情很顺利的就推展开来。
而在大周皇家学院,还有另外一件盛事正在进行。
除却编撰中小学堂的教材之外,另外一部分学子正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进行着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
之前已经提过,早在大周皇家学院成立之初,就已经翻译了一部分科学著作,可那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如今,来自欧洲的专家、学者绝大部分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中文,大规模的翻译工作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在学生们的协助下,翻译出来的书籍日益争夺。
到了泰安五年的年底,已经有两百多部科学文献被翻译成了中文。
那些翻译过的文献张凌阳也看过一些,可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一开始张凌阳还没想到缺少的是什么,可仔细一想,张凌阳总算是反应了过来,这些翻译过来的科学文献,缺少了一些生气,文章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
这个时候,张凌阳也明白,到底这些专家、学者已经那些学子,没有一个是专业的翻译家,并不知道,有时候翻译一本书籍并不止是简单的翻译文字的意思,还要翻译出来书籍的中心思想。
三年时间,这些学者与专家、学者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已经算是难得的了,又哪里明白其他的东西?
所以,为了以后能够更合理的翻译书籍,也为了更加浅显的明白书籍里的意思,张凌阳下令明年春天的时候,大周皇家学院各分院成立外语学院,专门学习外语。
成立外语学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这些文献的翻译工作,还是为了以后大周能够更加迅速、简洁的同欧洲交流。
就好比以后大周在欧洲设立大使馆,总不能到时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连法语、英语、俄语等欧洲语种都不会讲吧!
不过与其他学院不同,外语学院招收的学生并不会太多,这是因为在大周,大多数人还是拒绝学习外语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