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洛阳城内的一出好戏-《大周昏君》
第(2/3)页
“你也说是惯例了!”郑永基哂笑一声,说道:“按照以往的惯例,藩属国国君推选出来的储君人选都是自己的子女,至不济,也是王室的嫡系一脉。
就如同百年前高丽国国君无子,向我大周上书,推选自己的侄子为储君。朝廷经过再三考察之后,才确定了其储君之位。
现在缅甸的情况与以往相似吗?只怕不然吧?按照以往的惯例,只怕翻遍我大周史册,也无这样的惯例可寻。”
“可首辅大人不是说了吗?”御史坚持己见,反驳道:“百年前高丽国君无子,就可上书我大周朝廷册封其侄子为储君。
现在缅甸国君嫡系一脉虽然尽皆死亡,可只要缅甸国君现在向陛下推荐合适的宗室人选,只要考察合格,甭管是不是五服之内的亲人,陛下理应下明旨进行册封的。”
“你这完全就是悖论!”郑永基言道:“老夫记得,百年前朝廷册封的那位储君虽然明面上为人彬彬有礼,可暗地里却是十足的小人。
虽然当时朝廷同意了册封其为高丽国君,可其在继位之后却参保不仁,大肆屠戮宗室子弟,并且还强行玷污先高丽国君的嫔妃。
当时这件事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后朝廷得知此事之后,下旨废除其国君之位,可这位高丽国君却是负隅顽抗。
好在我大周天师兵强马壮,出兵高丽之后强行镇压了这位国君的暴政,这才还高丽国一个安定的局面。”
“可那位高丽国君只是特例!”御史言道,“谁敢保证缅甸国君上书的那个宗室子弟就是高丽国君那般的人呢?”
郑永基不以为意的笑道:“可你也不敢保证缅甸国君保举的那人不是这样的人不是?”
说到这里,郑永基向张凌阳说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言及百年前高丽之事,并非其他。而是想说明一点,当年继承高丽国君之位的乃是国君的亲侄子,他尚且如此。
而今的缅甸苟活的宗室子弟,早已出了五服,只怕对缅甸国君嫡系一脉更是无亲情可言。
一旦这位缅甸的宗室子继承了缅甸国君之位,极有可能会对缅甸国君的嫔妃不利。如果这样的事情爆发,无论是对缅甸王室,还是对我大周朝廷,甚至对陛下的名声,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