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信件的重量-《大明海殇》
第(2/3)页
可是这消息真的可靠吗?
国家大事,是不是一封信能够决定的呢?
如果这封信中有瑕疵,或者根本就是其他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写就得,那岂不是将带来巨大的灾难!
李如松和兄弟李如梅面对面坐着,把我的信来回来去传看了好几回。
李如松问道:“兄弟,你怎么看?我心里不踏实的紧啊。”
李如梅沉吟道:“我倒是觉得孙启蓝并非妄语,至少有八成可信。”
“哦!为何这般信任他?你详细说说。”李如松眼睛一亮。
“孙启蓝此人心怀大义,虽然对朝廷来说不好管理,但在为国尽心上却相当可信。故我认为,他信中所说之事应当没有太大问题,我是信任他的。”李如梅答道。
李如松默默地思考着,良久方问道:“那我们当如何处理?上报朝廷?”
“还是先报给父亲吧,我总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但是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还是请父亲先做定夺吧。”李如梅答道。
李如松嗯了一声,他也觉得这样比较稳妥,转而又问道:“高丽人那边,你给想个妥当的借口,先拖住他们吧。”
李如梅阴阴的笑道:“不如激他们一下,让他们自己去打一仗,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李如松一笑:“是个办法!让他们不撞南墙不落泪!”
兄弟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如梅忽然又道:“兄长,我看孙启蓝说,他要回山东去运输补给物资,兄长你怎么看?”
李如松沉吟片刻后答道:“如今正值春末青黄不接之时,军中物资的确紧缺,他要回去却也说得过去。”
随即又补充道:“当然,也确有回避与羽柴秀吉正面对抗的嫌疑,但我们却无证据可以证明。”
李如梅微笑道:“我也这么想。他肯定也担心会被鸟受尽、良弓藏,因此留着一手也能理解。”
李如松叹道:“人之常情罢了。只是可惜,孙启蓝如此大才,却不能为我所用,着实可惜。”
李如梅道:“毕竟他乃是前辅的人,圣上忌讳,这个无可奈何。”
李如松点头道:“正是如此。既然这样,那就回书给孙启蓝,着他去回吧!”
“明白!”李如梅答道。
而后自去撰写回信不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