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店员-《林浩的电影时代》


    第(3/3)页

    是,就是这么事无巨细,国外这些写的清楚点出问题了也好。就是时间不方便了,最好早拍完早完事。

    跑了一天已经很困的党昊和吃了不知道什么拉肚子的牛青峰,难兄难弟地勉强坚持看着同学第一场戏,反倒是黄勃兴致高涨:多学习,多学习!差距太大了!

    开始拍戏了,他就不觉得无聊,谁都可以学习!于是忙活一阵,就听场务就喊:

    “3,2,1,action!”

    开拍。

    这里这一组镜头,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拍的是莱恩在店内工作的日常,多数还是空境,但要拍到人的时候就很重要了。

    镜头从一排排货架边上缓缓划过,店里播放着悠扬的歌曲,如果知道的会明白这是Kenny        Rogers的《They        Don't        Make        Them        Like        They        Used        To》(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

    这是约莫二十年前的老音乐。

    可下一首更老,Tony        Bennett的《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我的心留在了旧金山),上世纪60年代。

    而镜头扫过商店货架,在反过来扫到了一个木质的收银台,竟然是没有先进的仪器,而是那种老式的收银台。带着些上世纪几十年前流行的装饰,而慢慢进入眼帘不是一个白人老爷子,是一个年轻人。

    还是个亚裔。

    他跟着音乐缓慢得轻轻摇摆,但又平静地,仿佛这只是上世纪拿个年代平凡的一天。

    ...

    这布景一切对于林浩来说看不懂太多,但对于剧组里的米国人来说,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摄像,几乎包含了七十年代的一些流行因素。

    相信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一看就懂了。

    如果不是后面的剧情,大概就会以为这是一个喜欢上世纪文化的年轻人,毕竟也不是没人听。

    但结合后面的真相...

    那这里强烈的暗示,比如歌名,有着老白人习惯的华裔,有着老年人品味的年轻人和缓慢的动作节奏等等等等...

    再比如:

    皮特进来以后买东西,觉得服务员死气沉沉的动作很慢,刚才在外面的老人忙进来说,他是新来的还不太适应。所以等观众看完,不难马后炮地想起这个提示,这就妙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