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一章 允了-《大明新命记》


    第(2/3)页

    虽然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在大明朝或者现在所谓的和宁国,也的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对于杨振来说,他却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所以,当安五伦文绉绉地表达了沈器远欲将其女许配杨振的意思,同时婉转地夸赞沈器远唯一未出阁的小女儿有多么知书明理,多么姿容天然的时候,杨振始终皱眉不语。

    既不点头应允,也没有直接予以拒绝。

    之所以没有直接拒绝,是因为现在的杨振仍然需要沈器远的配合,甚至将来对于和宁国李氏王室的处置,也需要预谋废黜李氏王室的沈器远的配合。

    这次沈器远派安五伦前来联络,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还没有谈,眼下所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姻。

    事实上,杨振也在担心,如果自己不答应联姻的话,会不会将沈器远给推到清虏那一边去,或者说,会不会让已经剃发易服的沈器远感到废黜李氏王室无望,从而永远苟下去。

    因为联姻这种事情,对许多世家大族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明确无误的信号。

    你答应了,说明你有同舟共济的意愿,或者说至少在当下,你有联手合作的决心。

    如果你不答应,那意思就很明显了。

    比如这一次,如果杨振不答应,那不仅是对沈器远这种士大夫的明确无误的羞辱,而且等于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沈器远我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杨振虽然不是搞权谋的行家,可他就是再外行,也知道打人不打脸的道理。

    更何况现在这个时候,沈器远是和宁国北方二道兵马都元帅,与杨振的下步计划能否落实下去,能否落实得好,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在这种时候,拒绝了他,等于是把他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绝对是智者所不为。

    但是,就这么答应了吧,他又有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

    “这个,都督,沈某这个侄女,是沈某从小看着长大的,虽然不敢说姿容样貌冠于汉阳城,但是绝非寻常人家女子可以比拟。”

    眼见杨振脸色凝重,不喜反忧,沈器成率先沉不住气了。

    “其实去年已过及笄,汉阳城权贵之家争相下聘,之所以直到如今,沈某这个侄女仍旧待字闺中,未曾许人,实际上正是为了成全沈某侄女与都督你的姻缘。”

    当然了,事实上自家兄长沈器远是不是这么想的,沈器成也并不清楚,因为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自己这个兄长了。

    但是自从安五伦拜访了他,他从安五伦的嘴里知道了沈器远的这个与杨振联姻的决定以后,他立刻马上就赞成了。

    与此相应的是,得到了杨振的优容之后声望大增的他,还领着安五伦一一拜访了柳林、林庆业与安应昌,说动他们一起出面,给自己的侄女做媒。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说动了金海伯夫人的亲叔父仇震海站出来帮忙,不仅不反对沈家与杨振的联姻,而且还会视情为他帮腔几句。

    “是啊都督,沈都元帅与都督,本就是同声相应,英雄惜英雄,如今结成翁婿,两家成为一家,自然是好上加好,亲上加亲的大喜事,如此美事,都督岂能不成全?”

    “是啊都督,好马配好鞍,美女赠英雄,沈都元帅既然有此美意,都督岂可辜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