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次热议-《琉璃满京华》


    第(2/3)页

    他们居然这么容易的进去了,不但进去了,还呆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时间不可谓不长。

    到底是他们的合作出了问题?还是在商谈别的事情?

    后一个念头立即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是啊,有没有可能他们在商谈别的事情?所以清韵斋对关家才如此不设防。

    关本和这样在商界响当当的人物,来到京城,当然要和相熟的人家打招呼,并进行拜访的。

    虽然第一份帖子送到了清韵斋窑场,但其他各家也没拉下哪个,都送了拜帖,约定接下来日子的叨扰。

    拜访清韵斋之后,关本和才正式开始走亲访友。在这期间,关家和清韵斋在琉璃瓦生意上的合作被爆了出来。

    这个消息是关本和访友时,和人谈话提及的,这也是关家、清韵斋两家的共同意向。

    他们的合作即使不说,过不了多长时间,也会在各地展开,着实没必要在这时藏着掖着。

    把合作公之于众还有另一个想法,这个消息传开,希望能对其他两家玻璃作坊有个警示,能让他们及时收手。省得那两家自作聪明,为了抢占市场,也去各地修建琉璃瓦作坊。

    竞争这种事,虽然听起来很有爽点,但相对收益来说,没有竞争的生意做起来才有更大的收获。

    消息一经传出,再次引起京城各个阶层的热议,尤其是商贾之家,满满的全都是羡慕嫉妒恨。

    关家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怎么好事儿全落在他家了?凭空掉下的玻璃合作生意还不够惊喜吗?怎么连琉璃瓦也找他家合作?

    同时,这两家的合作,也给了南北通货行和成郡王府带来极大冲击。

    清韵斋的琉璃砖琉璃瓦卖的紧俏,品质之好,足够让追求奢华和面子的人家,对此情有独钟。

    唐州玻璃行也的确曾试着制作琉璃,虽然不成功,却依然没放弃。

    清韵斋的琉璃瓦一出世,立即让成郡王看到其中的商机。琉璃宝石和琉璃摆件对琉璃的品质要求极高,但琉璃瓦就不一样了,完全不需要那么精致,这可不就是他们的机会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