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官那一列都暗自啧舌,不亏刘务能在户部这个关键部门任职好多年,果然够狡猾,这是偷换概念啊。 武将那一列则个个倒抽凉气,怪不得有史以来,武将一直斗不过文官。这种事要是搁他们武将这里,那一定张口就是坚决反对。 听听人刘务这话说得,人没说反对,人很积极的问:买一套轴承?还是一辆四轮车?这态度,很积极啊。 轴承什么的,做的再好,它也是个铁疙瘩,非金非银的,能值几个钱?就算把一整辆马车买下来,那也没几个银子啊? 和反对没两样,其实也就是对皇帝这个决策的质疑:不值钱的东西,朝廷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的购买吗? 招呼一声,让清韵斋送来不就是了。 和众朝臣的反应不一样,皇帝听了刘务的问话,脸立时就黑了。亏他也敢说!买一套轴承和一辆民间的四轮车,他用得着把事情放到早朝上说吗? 他们这都是不同意买轴承吧?呵呵,他也不愿意啊!若不是为了夏氏之后还会有的价值,他会花这个钱吗?用这银子干嘛不好?! 他堂堂皇帝都搞不定的事情,这帮家伙们,在这里给他抖这机灵。若是他们中的某个有夏氏的本事,时不时的会有奇思妙想,让朝廷当用的器物工具有大力提升,他还用费这个心? “与民争利这句话,都没听过吗?你们在朝为官为的是什么?”皇帝黑着脸问道。不管实质是什么,读书、科举、为官,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们,都是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 众朝臣都是不语,刘务不知是明白了装糊涂,还是真不知道,脸上一片坦然。 皇帝冷着脸,继续说道:“一个民间作坊劳心劳力,中间又耗费了多少材料银钱,研制出一个有广泛用途的机械部件。之后,就要被朝廷这样的庞然大物公然剽窃使用,且不说朕是不是丢得起这个颜面,只是为了大梁朝的将来,日后谁还会在这种事情上下功夫?” 和众大臣一样,事情的实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皇帝能说出一套让人无力辩驳的慷慨之言啊。 众朝臣垂目敛眉,做着他们擅长的养气功夫,刘务作为发言人,则被首当其冲的质问了。 “知不知道什么叫竭泽而渔?你们一个个的都饱读诗书,又是一方大吏,掌管着朝廷重要事务,居然连这点长远眼光都没有!” 皇帝黑着脸斥责完,一甩袖子,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