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明天子》


    第(2/3)页

    西宁李家之所以这样兴旺,让于谦侧目,就是西宁李家本身的实力就足够雄厚。

    因为西宁李家不仅仅在卫所任职,还是土官。

    西宁李家,祁家,陈家,都是西宁土司,各自有各自的土地。而当初李英下狱的重要罪名之一,就是李家侵吞民户七百余户。

    李家将朝廷的百姓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而七百余户是什么概念。在明代平均一户有四五人。七百户也就是三千多人?而之前官府档案之中,西宁百姓总共才一万五千多口。

    也就是李家侵吞了近五分之一。

    而且这仅仅是侵吞,还不算李家原来的拥有的人丁。

    这也是为什么仁宗皇帝优抚李家的原因,因为在西宁这个地方,李家的人丁未必比西宁卫的人马少。

    而李家还在西宁卫中任职。更加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进西宁卫之中。

    近乎割据的局面了。

    朝廷未必对付不了他们。但是实在是鞭长莫及一些。

    所以即便不看会宁伯的面子,西宁李家也称得上地方豪强。

    甚至不用调查,茶马走私贸易如果能绕得过西宁李家,才是咄咄怪事。西宁李家也是松潘各部惹不起的大人物之一。

    西宁李家而今主事者,乃是李家二房李文,乃是会宁伯李英的侄子。坐镇西宁倒也是有些战功的。

    不过于谦细细探查,李文的战功也是多借助李家的实力而已。李文的实力用多少能力,倒是未必。只是李文在政治上足够敏锐。

    似乎与现任会宁伯李咏沟通过。当于谦一上任,他就过来通秉内情,将茶马贸易的内幕一古脑捅给于谦。

    以求代罪立功。

    于谦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将走私路线一一封锁起来,其中未必没有李家的帮助。

    这却是丘浚所部知道的。

    可惜,即便这样于谦也不能放过李家。

    倒不是于谦小气,翻脸不认人。而是于谦太明白了。如果朝廷在西宁卫没有足够的话语权,那么茶马贸易而今整顿过后,不过两三年,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

    之所以茶马贸易荒废。其实与大明太祖对西宁湟一代才用土流杂用,而统治手段也是以卫所为主。

    在卫所制度崩溃,各级卫所官员侵吞屯田,卫所几乎成为了世袭军官世袭罔顾的家业田产,政府的权威荡然无存。

    这样的情况之下,奢求茶马贸易的正常进行,岂不是缘木求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