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寇深-《明天子》


    第(2/3)页

    再加上原本京营所部,总共有二十万人马。

    只是大军编练也是需要时间,后面的军械物资运输,也需要时间的,这一次编练以及训练,大概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所以安南的战事暂且告一段落。

    但是经过一场皇宫之中一番鸡飞狗跳一般,朱祁镇拼着被太后训斥一番,还是让太子去江南了。

    太子妃自然不可能跟随太子而去。

    所以太子带了汪氏南下。

    而这个时候,大明清丈的重点已经推进到了江南了。

    在清丈这一件事情上,朱祁镇自然是善择长官,特别是最重要的江南清丈之上,朱祁镇更是慎之又慎。

    特别是徐有贞告发之后,更是如此。

    对于这一件事情,朱祁镇思来想去,只能请出一位本该致仕的老臣。

    寇深。

    这位老臣乃是河北唐县人,在永乐初少冠以太学生入仕。

    而永乐时期的太学生可不如进士吃香,故而这位少年太学生,足足用了二十年,才在宣德初坐上了刑部主事的位置。

    但是正因为这么多年内外上下的浮尘,让他看清楚了世事变迁。

    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出度端倪出来。

    可谓法眼无双,在刑部任职的时候,凡是他经受的案子,从来不会出问题。人送外号神断。

    但是年纪实在太大了,在正统二十三年的时候,老母病逝,回乡守制,但是之后,寇深就绝了出仕之念。

    毕竟,说起来。当时他就年近七旬了。

    虽然在都察院之中工作也算得利,但是当时朱祁镇压在刘球在都察院上,寇深也没有什么升迁的空间了。

    既然如此何不回乡。

    毕竟,这些年来河北发展相当不错。寇深干脆不想回京任职了。

    朱祁镇本来想批准。

    毕竟让一个年近七十的老臣再出来为朝廷办事,有些太没有人情了。朱祁镇虽然没有亲手插手清丈具体工作。

    但也知道,这是一件相当繁琐,工作量相当大的事情。

    只是,朱祁镇一时间真想不出来,可以信任的人。

    寇深是老臣。资历老,年纪大,能镇得住场子。最重要是北方人,是河北人。与南方人的关系并不是太深的。

    而且有能力有手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