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汉代铜灯(求收藏推荐)-《鉴宝我有面板》


    第(2/3)页

    “楚大哥,这值钱吗?”段颖问道。

    听了陈富裕讲的故事,几个女人心想着,要是楚河能帮忙,那就太好了。弱势群体,总是能得到同情的。

    “汉朝的青铜器,这是一个铜灯。”楚河分析道。

    青铜器,算是古玩收藏的一个大热门,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青铜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汉代,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汉代青铜器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特征。

    到了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青铜器发展到整个汉朝最发达的时期,青铜用器表现形式众多是鼎、壶、铜镜等,形式各样,青铜器成为了最常见的生活用器。

    东汉中晚期,青铜器在原本的体重上追求突破,于是比以前更加轻薄,而且还采用了错金银技术,如青铜器装饰中出现了细线阴刻云纹,这时候的青铜器在收藏市场中更受欢迎,更让人爱不释手。

    “这个铜灯,就利用了错金银技术,出现细线阴刻云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东汉中期的物件。”

    楚河想了想,继续说道:“灯具的起源,考古学家都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春秋战国时期,铜做的灯具已经很完善。

    到了汉代,铜灯更是达到了艺术级别,这个时候的铜灯,是最有收藏价值的。”

    眼前的这个灯具,通体采用铜铸,作鸿雁回首伫立状。大雁额顶有涂了红彩的冠,眼睛圆瞪,脖颈修长,体态丰满。大雁的嘴大张着,衔住一条鱼。短胖的鱼身刚好做成灯罩,体现了古人设计的巧思。

    它的尾巴很短,呈上翘状,双足并立,掌有蹼。在它身子的两侧,工匠们还细心地铸出了羽翼,并绘制出细腻的翎毛,使得整座铜灯更为生动形象。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设计,似乎还融入了环保、健康的观念,这在古代非常难得。

    如果把它解剖,就会发现,它由雁首颈、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颈和雁身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体均为中空,而且是相通的。

    楚河可以断定,这是一个烧灯油的灯具。

    既然是烧灯油,就一定会产生黑烟,不但会产生异味,时间长了还会熏黑房屋以及屋中的物品。

    为了解决黑烟的问题,设计师很聪明,作出了这样的灯具结构。

    在点灯之前,人们先在大雁的腹中灌上水,点灯后,灯油燃烧产生的烟尘通过鱼和雁颈,就能到达雁腹的水中,不再污染空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