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晚婚晚育-《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第(3/3)页

    “好,好!”

    有了答复,李二满意的点点头。

    ……

    第二天早朝,李二就将赵寅带去的案例给众大臣看了看,而后提议推迟法定成婚年龄。

    “陛下英明!”

    此言一出,魏征举双手赞同,并扫视了一眼众臣,做好了谁若反对,就嘴炮轰他。

    “臣附议!”

    “臣附议!”

    然而,众臣的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竟然无一人跳出来反对。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在圣旨颁下的第二天,赵寅也在贞观日报上刊登了此事,并将早孕的危害写在了上面,百姓这才能理解此事。

    但有句话说的好,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百姓已经习惯了早婚早育,就算李二下旨延迟了成婚年龄,对于有些百姓也有可能无用。

    他们会先成亲,等到了年纪再去官府登记。

    为了杜绝这一点,赵寅又将孙思邈的案例刊登到了贞观日报上面。

    最初有些人不相信,还专门去找孙思邈证实此事。

    得到了最准确的答案后,这才顿悟。

    “难怪我女儿在生完孩子后,总是体虚多病,原来都是过早生育惹的祸!”

    “我以后可得让我女儿晚点成亲!”

    这样的生音,逐渐在百姓中传开了,他们都十分感谢孙思邈,如果不是他的话,他们到现在还搞不清楚原因。

    “亲家,报纸上的内容估计你也看了,咱们两家的婚事是不是再等两年?”

    于是,许多女孩子的父亲都找到了亲家,希望能延迟婚事,以免害了自己女儿。

    “看了,看了,报纸上说,男子过早成婚也有损身体,还是过几年再让两个孩子成亲吧!”

    而男方对这件事也十分赞同。

    一时间,晚婚、晚育已经成了风尚,如果有人非要急着嫁女儿的话,便会被人指指点点,所以,也只能被迫退缩。

    至于一些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娘家也只能带上礼物,希望男方能让女儿晚点生育,放女儿一条生路。

    这样做虽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增长,但提高女子寿命后,人口一定会越来越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