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送温暖的伤心人-《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第(3/3)页

    煤炉加石炭,这是真正的温暖啊!

    安德浩没有和皇叔共乘一轿的荣幸,只能在轿子外面腿着。正走得一肚子怨气,听见金弄玉说话,也帮腔道:“主子您只需要吩咐各坊里正一声,他们谁敢不用心办差?如有差池,直接让开封府拘了他们去!”

    安德浩说的不算错,一般而言,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这么操作的。

    就老赵家发红包的时候,也不可能由皇帝挨家挨户逐个发到每个人的手上。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高管、低管们统一代领,再由他们进行分发。

    不用担心那些官员们会漏掉某个人,也不用怕他们会塞进自己的腰包里,皇城根儿的爷们儿的脾气不好,惹急了说不定就要告到沾亲带故的某位尚书、侍郎那里,到时候大家的面上都不好看。

    凡事就怕个例外。

    以前都是直接发钱,数目多少一目了然,你就是少发了一文钱,大家都看在眼里,委实不好做手脚。

    但这次发石炭,是按重量来的。未必每一家每一户都会有秤,也未必每一个人都有仔细秤一下的耐心和胆量。这也就给了那些惯于大秤进、小秤出的家伙从中渔利的机会。

    “您怎么对市井小民的生活这么熟悉?”

    从冷面杀手成功晋级为贴身护卫的血子仇很奇怪。

    本以为侯爷这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一定是高来高去、五谷不分,之所以会同情那些弱者,不过是上位者的怜悯罢了。

    就算他真的是个好人,小小年纪又能知道多少人间疾苦?

    岂不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邹狗乎?

    赵大锤长叹一声,脸上露出几分和年龄不相符的酸涩。

    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在他记忆中的童年,奶奶就是靠着一根小小的杆秤,养活了他和其他好几个同样因为残疾而被遗弃的孩子。

    直到某一天,奶奶去了天国,再也喊不醒的时候,再也不能缺斤短两、童叟都欺的时候,他的幸福生活才算彻底结束了。

    “您怎么哭了?”

    见赵大锤忽然泪流满面,金弄玉急忙从怀里掏出香香的丝巾给他擦拭,还故意逗他说:“我这是可是紧贴着身子的丝巾哟,你仔细闻闻。”

    赵大锤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一副猪哥相,反而对安德浩吩咐道:“下轿!咱们步行,哪个地方越脏越乱就往哪儿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