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乾帝陆凡,就是个极为矛盾的综合体-《逆流诸天》


    第(2/3)页

    相比之明国,武国的实力更加强大,联弱对强,在文官看来更符合大乾利益。

    据说自昨日明国使臣退下后,朝堂上文武两派人是足足吵了一整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想不到这股争论,竟然直接变成了本次殿试的考题,让考生们对此发表看法。

    其实不少消息灵通的考生,在看到这道题目后,心中也是纠结不已。

    选择同意联盟,势必会得罪武将体系,而若是不同意联盟,那更惨,之后文官系统内,你恐怕要混不下去了。

    其实站队这方面倒也不是问题,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站队文官体系,也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最难的一点在于,他们摸不清楚陛下心中是如何想的。

    若是自己的回答跟陛下的心思正好相反,今日别说是争一争那状元的头衔了,以后的官场之路恐怕都得止步不前了。

    所以在宁毅看来,此题的答案不在文武之间,而在陛下的心意间。

    所以‘妄揣上意’虽然非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南宋辛丑科贡士黄由,就是因为揣测圣意,得了状元。

    当时的南宋孝宗皇帝,一心雪耻却又惨遭失败。黄由揣测到了皇帝的心理,认为陛下此时急需心灵上的安慰,便以‘天下未尝有难成之事,人主不可无坚忍之心。’为论点,写了一篇策论。

    这一论点登时把孝宗皇帝感动的眼泪哗哗,认为此人立论正确,志向高远,特别是‘坚忍’二字,大慰朕心,当即将其点为状元。

    在宁毅的印象中,像黄由这样取得好成绩的不在少数,比如说洪武十八年的练子宁;建文二年的胡广,等等,可见写出一篇迎合上意的文章才是王道!

    所以,此次殿试中想要出彩,必须要揣摩圣意方可。

    但难就难在,大乾立国时间太短,而考生们对于乾帝的印象,还停留在表面认知上。

    说乾帝是个仁慈之主吧,他杀起世家来毫不手软,立国不久,就将整个扬州地界的世家毒瘤近乎彻底清理干净。

    说他铁血冷酷吧,他偏偏还极度念旧,哪怕之前那些以辞官来胁迫圣上的世家文官们,乾帝也念在君臣一场的份上,给了他们体面的收场,虽然没了权势,但做个安分守己的富家翁,倒也问题不大。

    在考生们看来,乾帝陆凡,就是个极为矛盾的综合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