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后,李可灼就给平县教育局发去传真,直言这份名单不符合贫困生的要求,让他们重新拟定一百人名单。 并且直言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不珍惜以后就没有了。 接到李可灼的传真,平县领导们多少大惊,他们不明白李可灼为什么知道这些学生都不符合条件的。 他们报学生信息的时候,都只是填写名字,性别以及年龄等等,并没有介绍家庭背景。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和平县领导们有关系的。 “大家看看李老师发来的传真,说说怎么处理吧。” “我不知道李老师从哪里知道的,但是他明说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按照李老师的要求做吧。” “唉!看来只能如此了。” 很快,平县教育局就再次统计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有很多都是贫困生,并且成绩比较优秀的。 传真再次发过去,很快,小安乡中学就再次回复了,回复了二十个学生的名字,表示这二十个学生可以来小安乡中学报名读书。 收到回函,经过稍微一对比,平县的领导们立马就发现,李可灼选的学生,是一百个学生中最贫困的二十个人。 这一刻,所有人都惊到了,他们无法想象李可灼是怎么在短时间之内查到这些学生信息的。 “可能李老师能够调阅市里或者是省里的学生卷宗,也可能是李老师在这边有人,派人打听了这些学生的消息。”有人猜测说。 不过不管平县这边如何惊讶,回到小安乡中学的李可灼,却是忙的团团转。 今年,省里再次安排了两千多个新生,李可灼作为教导主任,他不可能看着其他老师忙碌而自己悠闲。 就在李可灼忙着招生的事情时,作为乡书记的二爷爷李明超找到了李可灼。 “小灼,你说暑假要开办电子厂,大家已经把厂房都建起来了,你的机器什么时候才能到啊?”李二爷爷李明超朝李可灼问。 “机器是从岛国购买的,不仅要海运,还要过海关,办理很多手续,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到。”李可灼说道:“二爷爷你让大家放心就行了,机器很快就到了。” 听到李可灼的话,李明超终于松了一口气:“有你这话,我就能和大家交代了。” 李可灼在岛国的时候,不仅购买了很多专利技术,还购买了两条液晶屏生产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