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薛铮似懂非懂,“那为什么县太爷开仓,就得死啊?” 谢临垂眸看着薛铮,“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原来问题这么多呢?” 薛铮立马把脸埋进了碗里。 谢临眉头轻蹙。 战备粮仓是奉旨储粮,不经圣旨,不得开仓,一旦违抗圣旨,便是死罪一条。 可按道理,这元大人想要开仓,只要呈文刺史,转禀经略使代奏朝廷,等圣旨下达,再行开仓放粮,便不会担上罪责。 为何却没有? 既然原本是要押送回京审问,为什么突然,又要将这元大人在河县执行砍头? 这一切,也太不合乎常理了。 ... 夜晚,见薛铮熟睡,谢临这才蹑手蹑脚起身,穿好靴子和衣袍,准备出门。 突然,后面传来一声迷迷糊糊的孩童声,“谢临哥哥,你要去哪啊...” 谢临转过身看起,只见薛铮不知什候醒了过来,坐在床上揉着一双与沈小昭相似地大眼睛迷茫地看着自己。 谢临心里重重叹了口气,走了回去,“哥哥有些事情需要办,小铮儿先在这里睡,哪里都不要去,记住了吗?” 良久,薛铮才点了点脑袋。 哄完薛铮睡觉,谢临这才提着剑出了门,心想:小爷我以后要是行走江湖,那绝对不能带个拖油瓶。 夜色如水,谢临摸黑闯进了府衙地牢,本以为要苦战一番,却没料到,看守牢门的几个人喝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的。 谢临摇摇头,真是群拿着朝廷俸禄,干事却不尽心的废物。 地牢不大,关押的人不多,不一会,谢临便根据白日里那些百姓描述的样子,找到了那位沦为阶下囚的元大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