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鸭子有几种做法-《北宋第一狠人》


    第(2/3)页

    “好了,不用想那么多了。火药燃烧之后获得的比较高温的气体,比热容太低了,和外界热交换,根本扛不住多久。如果你能够把滚烫的水导入铜管,通往皇帝脚下的话,那还真就能暖和许多。不过在大庆殿这样的开阔场地,就算是热水都不管用,还是得衣服靠谱。”

    种彦谋说着,拔下一根鸭毛,才将手一松,放那只可怜的鸭子下地跑走:“来,大家过来观察一下这根鸭毛,最前端是羽片,根部是绒毛。

    鸭子……应该说鸟类能浮在水面,能在天空飞翔,都多得了羽毛的结构特异。外面这层羽片能够防水,护住身体。里面这层绒毛则能保暖,而且能让鸭子在水上漂浮起来。”

    种彦谋给他们两个讲解了鸟类羽毛的功效。

    汤隆才恍然大悟:“原来保暖主要是隔绝热……热交换,我明白了!”

    凌振也连连点头:“这个道理其实我们都懂,但是像衙内这般明确总结出来的,却是从来没有过。”

    “这就是逻辑、演绎、推理、总结能够为我们带来的知识了。”

    中国古代由于很早就诞生了文字,文明之火几乎没有断绝过,代代相传大量通过经验总结而得到的知识。

    所以很多事情,大家都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比如说多穿点衣服就不会冷这种事情,大家很直接地理解为,多穿衣服挡住风就不会冷了,却没有更加深刻地去挖掘,为什么有风就会冷?没有风难道就不会冷了吗?

    但凡有人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风让人感到寒冷,主要是风将人体表面那层被人体加热的空气给吹散,导致人体表面直接接触寒冷的环境,才会感受到寒冷。

    并没有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大家的精力都拿去读四书五经,考上科举当了官之后,更加想尽办法维护科举的正当地位,更加排斥其他并非靠科举升上来的另类。

    这是不对的。

    种彦谋接着说道:“我要做的,是将这层绒毛从羽毛上分离出来,缝进衣服里,形成一层空气层,这样就能保暖了。你们要记住,不论是羊皮还是虎皮,还是这样的袄子,保暖的诀窍,就是形成一层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的空气层。你们要好好思考其中的思辨,到底是怎么从现象的认知,形成知识,形成技术,最后获得产品的。”

    种彦谋好为人师,侃侃而谈。

    刚说完这个,他就招呼庄丁们把鸭子都杀了:“来来来,那些困难的事情慢慢想。话说,鸭子有好几种做法,你们喜欢吃哪一种?”

    买了这么多肥美的鸭子,种彦谋首先就想尝试一下他阔别已久的烤鸭了。

    不仅是烤鸭,还有烧腊之类的,他打算一样一样试过去。

    不过要做这些,要花的成本也不少,特别是要用到大量的糖来调色调味,非常昂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