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波澜再起-《北宋第一狠人》


    第(2/3)页

    种彦谋挑了挑眉:“小构不信?你看我大宋的岁入比起唐朝要高得多,唐之前的历朝历代更是难以与大宋相提并论。按理来说,有这样的收入,我们足以养出纵横天下的铁骑,养出上下一心的铁军。可是为什么我们打仗打不赢?”

    康王被种彦谋绕得头晕脑胀,半天说不出话来。

    吴法天略想了一会儿,便叹道:“钱是赚得多,可是都没有花在正经地方。太祖皇帝本就是黄袍加身起家,哪里敢投钱去军中?朝中的大人们对武官一向没什么好脸色,连狄青那等人物都活得小心翼翼,更别说别人了。”

    最后狄青基本上是在风声鹤唳中惶恐不安地早早死去,根本没有享受到自己为宋朝出生入死而博来的荣耀。

    康王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如此,朝廷应该善待武人才是。”

    种彦谋说道:“也不用过于追求宽待武人,只需要记住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功过不相抵,这样就能有效地管住这些骄兵悍将。”

    康王在口中默默地拒绝了一遍种彦谋的话,感觉很有道理。

    吴法天更是直接:“此诚乃万世不易之理!”

    康王突然抬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师父,是否您也觉得君主立宪制才是对的?”

    种彦谋万万没想到康王居然会问这么个问题,一时有些被打乱了步调,沉吟着没急着回答。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这些,都是种彦谋闲来无事说给他们听的,用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但是种彦谋从来没想过在这时候建立君主立宪制。

    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听起来好像很威风,好像是开历史之先河,实际上在北宋末年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要搞民主绝对是找死。

    种彦谋果断地摇了摇头:“就像我们之前讲过,生产关系必须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稳定下来。朝廷的制度也是一样,要看时势是否允许。我们大宋,北边有辽国,西北有西夏,再远一点有居心叵测的金国,南边还有大理……现在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差错,所以不能将国事交给他人,必须向着一个方向拼了命地冲,绝对不能回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