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纲归京-《北宋第一狠人》
第(2/3)页
他猜出了对方可能是因为土豆的事情而担心,便直接讲清楚了,免得让他不敢放松。
种彦谋这一说,顿时就起了作用,李纲面上紧张表情松了不少,冲着杨紫薇笑了笑然后转过头来与种彦谋交谈起来。
“衙内,你那土豆真是有神效!我令人在沙县的贫瘠山地上种了两茬,一块土豆如今已经收获了数百颗,再种一茬便可大规模种植了。”
李纲语气非常激动,口水直喷,他怎能不激动?
相比起平均亩产只有上百斤的小麦,亩产不过两百多斤的稻米,就算是于真宗年间引进过来的占城稻,也不过亩产三百多斤,比大宋本土的粳稻高不到哪里去。
至于为什么会被大力引进,那全是因为江淮一带水田稀少,大多数的土地都是旱地,而旱地的产量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一旦大旱,那就是颗粒无收的下场。
而恰恰占城稻耐旱,早熟,不论肥地贫地都能生长,不过有利也有弊,唯一可惜的就是口感很差,朝廷收粮食都不收占城稻,但作为活命的口粮确实绰绰有余了。
“李兄不要激动,此事还待从长计议,土豆之事既然已经验明,可择日上奏官家,推广至天下各地,此乃造福亿万百姓之壮举,以此大功,回东京任职指日可待!”
种彦谋笑笑,土豆的产量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东西对土地要求真是低到了极点,往土里一埋,甚至根本不用打理,等三四个月过后翻开土壤,就算生了虫害等疾病剩下的也远超这个时代的其他作物了。
在这个基本没有肥料的时代,土豆那依旧能超过千斤的亩产面对诸如小麦,粳稻,占城稻之类的对手,真的是轻轻松松吊打。
种彦谋相信,他现在在朝堂上的劣势地位将会在土豆的进贡和推广开始之后,猛然提升。
虽然在土豆之前,种彦谋也没闲着,水泥,毛线,精钢都是国之重器,可这些都是第二产业的东西,想要有明显的效果需要一定的工业水平,以至于种彦谋的庄子里产品固然物美价廉,可却产量销量都跟不上去。
而土豆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只要种到地里就行,不需要什么工业水平,对于正处于三冗危机之下的大宋来说,简直就是一枚强心剂。
长达近百年的和平滋养了无数的人丁,且不说大宋先天发育不良,地盘就比之其他的大一统王朝少了重要的燕云之地,面对着无险可守的局面,只能大量招募士兵,这也造成了底层百姓的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