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河北的事-《北宋第一狠人》


    第(2/3)页

    “诸位河北路的乡绅,吾乃种彦谋,月前在朝上与童太师立了约,说要代伐辽大军提前北上试探辽人虚实,如今算是领了命过来,别的话就不说了,军伍出征,所需钱粮一应希望诸位鼎力相助。”

    他没说些别的什么,在场的除了大宋官员之外基本都是各地的豪强,本来种彦谋是不愿与这些人多做牵扯的,但因为目前他实力不济,还没有自己的运输队伍,以及足够的粮草辎重等物。

    从东京购买运送的话,路程要多上许多,耗费也更多,倒不如直接在本地筹集,虽说本来这就是他们的义务,而且又陈亨伯作为转运使筹备,但自己若是不表个态,恐怕这些人也会从各处掣肘,让不好过。

    原因无他,大宋优待士大夫的开国政策一一延续到了现在,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各地的官员家庭,家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产,又因为又人在官场中保驾护航,他们在商业上也肆无忌惮,不受官府的监督,可以肆意打压同行。

    渐渐地,各地的大商人基本都是朝中高官的家属,亦或是奴仆,表亲之类的人,总之,和朝堂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上次征讨方腊还没感觉到这么麻烦,那是因为敌人兵力稀少,而且他带的还是自己的钱,相当于士兵,辎重,武器,军饷都是种彦谋自己的,徽宗只是给个名号而已。

    种彦谋全靠自己,又因为当时他和童贯之间还没闹僵,所以地方上的官员等还没有太过刁难,现在他已经和童贯形同水火,陈亨伯还以平常心态对待他那是看中了种彦谋的能力。

    觉得他有可能和童贯势均力敌,甚至将童贯扳倒,同时,也有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心态在作祟。

    况且,陈亨伯以河北门荫子弟入仕,在河北根深蒂固,也不怕童贯报复什么的,他与朝中诸多大臣都有交际,别看现在这些人都围在童贯身边马首是鞍,实际上若是童贯对同样身处文官集团的陈亨伯动手,大半的朝臣都会提出异议。

    这就是他们这群从北宋开国以来就存在,因为一句“与士大夫共天下”而变得在古往今来都难找的文官集团的实力。

    上能影响一国朝堂,下能操控地方豪强,可以说,这是支撑大宋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只是,这根柱子,现在已经被它自己内部生出来的蛀虫给啃食的差不多了。

    倾倒,在即刻之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