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武经总要-《北宋第一狠人》
第(2/3)页
种彦谋略加思索,便同意了邓肃的提议,确实只要做做样子,将他被张迪偷袭然后暴跳如雷想要报仇却不得不因为伐辽的原因而掉头北上这种姿态做出来就行了。
反倒是入戏太深,做的太过会让童贯起疑,点到为止才是最好。
只是让种彦谋有些担心的是,现在陈亨伯没有调兵遣将剿匪那是因为自己出手了,若是自己收兵北上,陈亨伯会不会接手来继续围剿张迪?
虽说他对陈亨伯手里的河北禁军不怎么看好,但这两方对他来说都不是敌人,甚至可以说是潜在的盟友,互相若是攻击的话终究是便宜了童贯。
夜幕下,已经得到命令撤出滏山在昭德镇休整的大军之中,种彦谋点起油灯,捧起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在身上箭伤才刚刚开始结痂的时候,种彦谋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每日早晨的热身也基本没了,因为大腿上也有伤所以骑马也不是很方便,每天出去的时间不多,但他年纪轻轻的,精力正旺盛,只能读书来消遣了。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不能手下士兵的强度提升上来了,自己的指挥能力还是平平,种彦谋之前一直没时间那是因为要忙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一样他都抽不开身,还得练武用以保命。
现在正好,时间充裕,赶到沧州也不可能就什么准备不做直接跨过边境就开打,至少也要准备一个月,等到后方的粮草集结完毕,运到地方,也搜集到了一定程度的情报才能北上。
这一段时间,正是种彦谋头悬梁锥刺股的时候,就比如他手上的这本书,名叫《武经总要》,乃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元老曾公亮和丁度共同编纂的兵书,包含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两大部分,乃是将门弟子的必读之书。
要是其他的人,比如杨再兴,韩世忠等人基本都读过了,毕竟他们都是被当成将领培养的,只靠一人的血勇那是绝不可能成事的,文武双全不说了,兵书至少是要看的。
也就是种彦谋被种师道当成宝贝,没有遵循将门子弟的传统在前线磨砺,而是被送到了东京,任其花天酒地,使劲败家,只要不搞出大事都没关系,这种情况下,种彦谋又哪里有什么读兵书的心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