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局-《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3/3)页

    此时这道严令岐王回京的圣旨,显然来得有些不合时宜。

    听到岐王的话,宫中太监却是神态极为温和,连忙恭敬地将他扶起,脸上挂着谦卑讨好之态,道:

    “殿下,陛下此前亲自交代过,您必须尽快交付差事,启程回京……还请殿下恕罪!”

    岐王闻言,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他此前违逆旨意攻打安顺郡,还可以说是从西南局势出发,属于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但此时这严令他归京的圣旨他再不从,那可就是妥妥的大逆之罪了!

    岐王胆子再大,再不怕事,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啊。

    而此时,就在他皱眉之际,下面依旧跪伏的一众将领,却是心思活泛,悄悄朝身边人使着眼色。

    你看看这传旨太监谄媚讨好的态度,哪里像带着圣旨前来问罪的?

    宫中侍者消息一向灵通,最擅长的便是见风使舵,他这般态度,由不得不让人多想。

    再想想当初岐王殿下擅自调兵,回到京中圈禁一个月不到便又被放出来了,这可就值得玩味了!

    想来这如今朝野暗中传言,当今陛下属意岐王殿下的小道消息,只怕是不假的!

    岐王此时,心思全都放在了战事之上,倒是不如他手下将领想得多,只是皱眉道:

    “那西南之后的事情,由谁处置?”

    传旨太监闻言,连忙讨好地道:

    “请殿下放心,陛下已然安排人前来接替殿下。”

    “是何人?”

    “原虎贲校尉廖固!”

    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岐王沉吟片刻,道:

    “本王知道,三哥门生……只是本王记得,这廖固一直在禁军之中效力,未曾统领过大军吧!”

    岐王与晋王关系一向不错,将事情交给他的人,倒是能够放心些。但这廖固的能力,就不知道能不能撑住……

    传旨太监眼睛一转,想起了此前自己干爹四喜老太监的交代,连忙凑到岐王身边,压低了声音,道:

    “还望殿下知晓,晋王殿下此前上折弹劾殿下治理西南不利,并且献上‘安西南策’,主张剿抚并用,收买人心,这才有殿下被召回京中之事。”

    听闻此言,岐王眼睛猛地圆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三哥他……

    ------------------

    百余名衣衫褴褛,手持兵刃,一副匪类打扮的人,正骑着马匹,朝前仓皇逃窜。时不时的,还回头望去,面露惊恐之色。

    只听得宛若雷鸣一般的闷响,地面之上的石头顿时震动不停。

    百余身穿赤色轻甲,马挂弓弩箭矢,手持长枪的精锐骑兵,便宛若熊熊燃烧的火焰,蔓延而来。

    那万马奔腾,骑兵冲锋之气势,混合着凛然的杀气,让直面大军锋芒之人,顿觉心中颤颤。

    狄青身骑战马之上,一马当先于军前冲锋,死死地追在前面那群人的身后。

    一旁副将,快马赶上,在狄青耳边高喊道:

    “大帅!前方便是夏国边境了,不能再朝前了!”

    狄青闻言,当即不再犹豫,取下弓箭,只以双腿驭马,手中弓如满月,朝前方瞄准。

    “取弓!”

    身后的一众将士,齐齐取下弓弩,朝前方那群人瞄准而去。

    只听得“嗖”的一声,箭雨攒射,直直覆盖那群人。顷刻之间,倒下一片。

    狄青看着当即倒下的一众匪类,一勒战马,缓缓停下身形,脸色有些沉下。

    今日,貌似有些不对劲……

    ------题外话------

    那个虞瑛瑶,崛起是有伏笔的,只是没有从她身上描写,而是从冯处身上描写的。

    而她,是在接管了冯处手下的绣衣使之后,势力才急剧膨胀的。

    还有今天的一章,我特意加了一段对话。

    唉,莫名地有了挫败感。

    妄我还自鸣得意布局精巧,可是没有人发现的伏笔,那就是漏洞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