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承上前,抓住她的手笑道: “辛苦你了!” 一旁的宫人,小心翼翼地将婴孩抱出,对着萧承躬身行礼,喜道: “恭贺陛下,是个皇子!” 萧承接过婴孩,摇了摇头,道: “这小家伙,倒是让你母妃遭了罪,也让朕提心吊胆了许久……” 说到这里,萧承忍不住对边流韵开起了玩笑,道: “当今世间,能够让朕如此忐忑,倒是只有这小子了!” 边流韵抿嘴一笑,嗔怪道: “陛下啊……” 萧承轻咳一声,看着怀中安安静静,闭目睡觉的婴孩,正色道: “今日你为这小子所受的苦楚,可不能让他忘记。日后的他,当需时时牢记自己母妃的生育之恩,便取名为萧成恩。” 边流韵看着眼前亲手抱着孩子的萧承,心中已被温情柔意填满,眉眼一弯,盈盈地笑道: “好啊,这个名字很好呢……” 萧承看着眼前的边流韵,又开口道: “你在京中,可有什么可以帮衬着你的人?” 听到这话,边流韵忽然一愣,下意识地道: “只有师傅与几个师门兄弟姐妹……” 萧承点了点头,沉吟一会儿,开口道: “过段时间,你师傅带领音家弟子,暗中为我大云探得了不少情报,功劳朕都记着。只是为防夏国察觉,所以一直压着没恩赏。过几日我寻个时机借口,封个爵位给他,再在东厂那边补个实缺,你提前和告知他们一声,也好让他们有个准备。” 边流韵名义上,乃是夏国柔宁帝姬,身份尊贵。 但实际上她不过是顶替身份入宫,出身师门也不敢过多帮衬于她,这便使得她身边毫无可以依赖信任的人手。 萧承如今所言,欲要恩赏爵位职缺,显然是在为了她与孩子做打算,想要寻人护持一二。 想到这里,边流韵心中动容,眼中情谊更甚,柔声道: “臣妾,多谢陛下了……” --------------------- 因为在边流韵那边耽误了一些时候,等到萧承回到养心殿的时候,已经入夜了。 而此时,尚虞备用处都翊卫使郭解,却是早已等候多时了! 看到萧承走入殿中,他连忙俯身拜倒在地,双手递上密信,沉声道: “臣郭解,拜见陛下!启奏陛下,吐蕃那边,有急报传来!” 萧承闻言,连忙示意身边小太监接过密信。 密信厚厚的一叠,拆开一看,皆是王玄策亲手所书,有关吐蕃国情的调查、以及使团遭遇之事的禀报。 在看到去年开始,吐蕃气候变化,而导致粮食产量增加的情报,萧承眉头顿时一皱。 萧承可是清楚地记得,前世唐朝时期,吐蕃之所以能够击败大唐,占据了偌大地盘,成为吐蕃帝国,可不仅仅是因为什么文成公主带去的大唐工匠、先进技术。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气候变暖,使得高原粮食增产,吐蕃治下能够养活上千万的百姓,可以供养着庞大的,超过数十万的大军! 而如今,因为天地大变,萧承同样面对着这样的情况。难道,他还会让吐蕃重演那段历史? 想到这里,萧承视线一凝,再次看向了手中的情报。 有关使团遇袭,王玄策密信之中清楚明述,将之后他们拷问出来的,包括羊同部袭击的原因、夏国如何串联勾结、绣衣使可能的谋划,以及有不知势力暗中通风报信等等事情,皆一一写明。 萧承放下密信,靠在龙椅之上,闭目沉吟片刻之后,却是忽然睁开了双眼,对着冯保沉声问道: “吐蕃之主弃聂岐,对羊同部是什么态度?” 冯保闻言,皱眉思索片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 “回陛下,羊同部乃是吐蕃西南境内的部族,东厂势力暂时没有延伸至那边,所以了解并不算太多……” 说到这里,冯保又沉声道: “不过根据手下番子们传回国中的情报,奴婢倒是知道,十几年前弃聂岐初登位之时,便急匆匆地想要收拢王权,引得吐蕃国内大部族联手反对,这才作罢。后来弃聂岐蛰伏十年,积蓄力量,方才重新开始加强吐蕃王权……而当年,带头反对弃聂岐的几个大部族之中,便有羊同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