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律,您这是怎么啦!”正在这时,传来了温玉惊讶的声音。 “没事,前天去了一趟重庆,火锅吃多了!”王川转头看到温玉后尴尬道:“你怎么回来了,有事?” “没什么大事,我刚跟陈总出差回来,去看了几个项目。”温玉笑道。 “你出差,你家孩子有人照顾吗?”王川问道。 “我爸妈过来帮我看着呢,现在孩子大点了,好多了。”温玉微笑道。 温玉之所以入职远方律师事务所,一是觉得王川这人比较靠谱,又比较合得来;二是阿紫办事干净利落,没有那么多事,而且尊重专业人员的意见,不会不懂装懂;三是上下班时间相对比较宽松,不用打卡,出差时间也比在吴大用团队时少很多,方便她照顾孩子。 会议室内,王川费劲的将屁股放到了椅子上,然后看向对面的温玉:“陈总的投资公司怎么样?有看上的项目吗?” “有一个马上要进场的项目,在杭州那边,是个科技公司虽然规模小一点,但是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发展势头也不错,我正要跟您说这事呢。 陈总问咱们尽调费用什么标准。我听她的意思是想定个标准价,如果不复杂就按照标准价计费,如果复杂的再调整。”温玉道。 “嗯,行业内一般这种尽调费用是多少钱?”王川问道,他知道温玉经常做项目对价格门清。 “像陈总公司这种顾问单位,一般来说五万元一个项目应该差不多了,现在大家都在压价抢业务,价格不好要太高。如果赶上复杂的项目在这个基础上再调整也可以。”温玉道。 “行,就按照这个报吧,如果后面有业务具体价格你定就行。”王川道。 “对了,王律,我建议您再招聘一位律师,有证做过非诉的最好,如果没有经验我可以带,但是必须得律师证,尽调报告一般需要两名律师签字,两个人也灵活些。”温玉道。 “嗯,我最近正在物色,你要是有合适的律师也可以推荐给我。”王川点头道。 他一直想再招聘一名律师,最好是诉讼和非诉都能做,但是又怕招来人后没业务,所以一直再纠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