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亏得救护及时,又有姑娘妙手施珍,我师父如今已醒了。 因身上有伤不好动弹,便由我来道谢。” “妙玉!” 听到妙玉这个名字贾瑞先是一愣,随即感叹,世界真的很小啊,自己的大观园还没建好呢,就先遇到她了。 妙玉黛玉两个听贾瑞的语气似乎听过这个名字也是一愣,黛玉问道: “怎么?二哥哥知道这位居士姐姐的法名么?” 贾瑞一笑否认道:“哪里听过,不过听槛外人这三个字颇有些意思。 古诗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要做槛外人,是想超然于世俗这道门槛之外了。” 黛玉点头道:“我倒是没听过这两句诗,写得倒也生动。 难怪你们家家庙叫铁槛寺呢,原来也是从这里来的。” 妙玉则是心下一动,不想这个还算英俊的小公子居然也知道这些。 贾瑞接着道:“忘了自我介绍,鄙人姓贾名瑞,乃是荣国…… 不对,是宁国公之后,这位是我的姑表妹,姓林,闺名黛玉,是兰台寺大夫如海公之女。” “原来都是忠良之后,幸会了。”妙玉又是一副。 黛玉见妙玉举止娴雅,也不敢怠慢,起身还了一礼道: “不怕居士恼了,我们自瓜州渡口出来便见了你们的船,可是也要进京的么?” 妙玉见贾瑞都将自己和黛玉身世和盘托出也不好隐瞒,如实说道: “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因听说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便随了师父上来,想去瞻仰……” 黛玉一听妙玉也是苏州籍贯顿时心生亲切: “原来姐姐也是姑苏人士,我祖上也是姑苏的籍,只是父亲宦游四方,我倒是在扬州出生的,后来又被外祖母接到神京,可叹姑苏我竟未曾去过……”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