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黛玉忙说道:“不用磕头,不过半个烧饼,快拿着。” 小女孩这才接了,转过身去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看样子像是几天没吃过东西了一般。 烧饼酥脆掉渣,女孩用小手笨拙的接着,不肯浪费一点。 贾瑞又拿起一个烧饼递给老者说道:“你也吃。” 老者又作揖称谢,接了却不舍得吃。 贾瑞便问道:“逃难过来的?这是你孙女?” 老乞丐道:“回公子话,是逃难的。这孩子不是我亲孙女,竟然是我路上捡的。” “捡的?你们是从哪儿逃过来的?详细说说。” “是。” 得了个大烧饼的老者当贾瑞是个好心的大户人家公子便说道: “老汉和这闺女都是曲阜李庄村人,村子里遭了灾,就逃出来了。 本想着虽大流跟着往北逃荒,谁想着老汉腿脚不灵便,跟不上大波。 这小妮子的爹娘都得了病,在半路上就死了。 我见妮儿可怜,就带着她一起走了。 想着我们爷孙两个只怕也跟不上前头的队伍了,便往东走到了济宁。 听说这边灾情不重,兴许能有条活路。” 贾瑞又问道:“曲阜……你们为何不等着朝廷赈灾? 你这一把年纪了还跟着逃荒,这一路上是玩的?” “赈灾?赈灾和我们有什么干系?” 老汉苦笑一声: “朝廷给的粮食不还是都到了孔家的粮仓里? 哪一回不是这样?在家里也是死,出来了或许还能有条生路呢? 我一个糟老头子倒也罢了,只可惜了这妮子…… 这位小公子,看您定然是富贵人家的哥儿,又好心,索性您就发发慈悲收了她去吧! 也免得跟着我饿死在外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