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知府寇化-《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2/3)页

    但他运气不好,济南巡抚是朱大典,登莱巡抚又是刘元,都是丁毅的老兄弟,当然一口拒绝。

    然后朱大典就和丁毅说了,老兄弟,这寇化几个意思,一年要上书几次要调任?

    而且寇化的意思很明显,再不同意,要往京城上奏了。

    朱大典以为丁毅和寇化关系搞的不好。

    丁毅得到消息,更匆匆赶过来,想和寇化好好聊聊。

    但他到知府衙门后,衙役说寇化不在,正在西郊田里。

    自从上次丁毅让刘元慢慢替换吏员,现在登州城好多吏员都被逐步替换,像知府衙门,因为怕寇化反感,暂时还没换过。

    丁毅立马带人去西郊。

    走在登州城大街上,可以明显看到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街上人流很多,大概恢复到兵乱前七成人气。

    但现在登州城好多商铺都是丁毅的,有的租出去了,有的自己在用。

    路上不时能看到一队队的捕快和兵丁,捕快通常两三人一组,兵丁大概十人一组。

    这些人都是丁毅的人。

    很多人不认识丁毅,但看到杜如海都会打招呼。

    杜如海一边笑吟吟点头,一边向丁毅解释。

    严雄上次奉命组建了32营,驻守登州,但朝廷是没这个编制的,所以对外还是称登州营王卫忠部,别人也不知道王卫忠到底有多少兵马。

    王卫忠兵马平时不出现,都在营里训练,而严雄兵马,除了训练的两千五百人外,每天会有五百人在城里巡逻,三千人轮流,每六天轮一次。

    严雄兵马的中层和低层军官都是旅顺和皮岛调过来的,士兵们都是囤兵(原降兵)和少数流民组成。

    每月发饷,发报丁大人的名字,牢牢告诉他们,这是东江总兵大人丁毅发的饷。

    另外这些城中捕快和巡抚衙门的衙役等,一部份是原地居民百姓中重新征召,一部份是囤兵中征召,每月发银二两,粮米一石,因为实打实的发到手上不扣克,所以非常高。

    高自然有高的原因,这些捕快干的事比较多,相当于后世的警员和城管,连街上卫生都要管,自然薪水要高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