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孔有德和耿仲明一脸感动,两人更是痛哭出声:“愿为大金效死。” 阿济格在边上看着,心中暗骂,明人都和丁毅一样,最会装腔作势。 大伙骂归骂,哭归骂,但是阿巴泰不能不救,蒙军不能不管。 阿巴泰不换就伤了大金勋贵的心,以后大金勋贵和丁毅打仗谁还愿意拼命。 蒙军不换,现场蒙古台吉旗主们心里怎么想? 这丁毅太坏了,坏透了。皇太极知道被这么一搞,必须都要换回来。 这蒙古人还要回去报信,所以眼巴巴看着皇太极。 皇太极还没下决定,马上又有信使过来,皮岛明军攻克镇江,险江堡等地,一把火烧之,兵锋正往北。 众贝勒纷纷大骂,生怕明军去打赫图阿拉,于是,皇太极马上决定,议和退兵。 前面说过,阿巴泰这个人啊其实挺聪明的,在原历史上,他最少犯了十几错,多次被皇太极处罚,但每次都是罚银,罚物,要么骂几声,要么降降职,一点没有实质伤害。 同样的阿敏犯一点点错,立马被皇太极往死里整。 为什么,因为阿巴泰小错不断,但是大错不犯,从来站队也很清楚,一朝之争,最关键就是站队。 阿巴泰站队很清楚,不乱站,加上打仗勇猛,有勇有谋,立下无数功劳,所以历史上他犯十几次错,都能善终。 皇太极心里是很喜欢他的,这也是丁毅为什么让阿巴泰自己写信,皇太极看到信后,多半要想到阿巴泰的好处。 这要是阿济格被抓了,皇太极根本就不想管。 但是阿巴泰被抓,这事可以谈。 丁毅也是漫天要价,皇太极一眼就看出来了,他马上讨价还价。 铁料火药咱们没有啊,粮田都被你占去了,要不给你牛马羊猪各一千,加一万两银子? 于是可怜的蒙古兵又跑回丁毅阵中。 没多久又跑了回来。 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全是那蒙古兵传信,明军也不派人过来。 皇太极也不派人过去。 因为大伙都知道,对方很无耻下作,啥事都干的出来。 对面这要换成毛文龙,皇太极敢把李永芳等汉臣派过去。 对面这是丁毅,皇太极真是谁都不敢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