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巨额赏金-《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3/3)页

    “这玩意有用的地方很多,但是我也不专业,不过以后若能种出树来,可以做大车的轮胎,也可以做防水的鞋子,雨衣,这样简单说吧,咱们大车有了这种轮胎,无论速度还是载重,都会远远超过现在的任何马车。”

    大伙面面相觑,似乎感觉这用处也不大啊?

    但丁毅常年威严和能力所在,众人自然不会置疑,就是有点心痛那么多黄金。

    丁毅接着来又到仓库一角,很快看的头晕,什么银色十字架,水晶魔法球,还有一个小型的铜钟,但上面没有时刻表。

    这个时期摆钟不知道有没有制造出来,这玩意有点像摆钟的雏形,还是有点好玩,丁毅便叫亲兵带走。

    他看这房间里东西不多,也就一两百件,但基本没什么用,也有很多书籍,各国书籍,全是各国语言,也没什么用。

    “城中咱们有没有各国的翻译?”丁毅问。

    “都有,按丁大人你所说的,咱们也养着很多翻译。”朱向阳道。

    “不但要养,还要让他们教,要教出我们自己的翻译,没事干的让他们译这些书,以后军事书,农业书,技术书都要翻译。”

    “诺。”众人纷纷点头。

    丁毅顺势问问这几个月的成果。

    按丁毅的要求,大员白糖现在不卖,只换。

    明国的商人都喜欢带人口,因为知道丁毅这边喜欢人口,眼下大明到处战乱,他们会在大明国内用粮食换点人口,装到船上后来换白糖。

    明人在这里十分廉价,朱向阳没来之前,赵大山用一百斤糖换一个成年人。

    朱向阳和姚新汉来之后,马上降价,五十斤白糖换一个成年人,三十斤换小孩子,女人是二十斤。

    就这种价格,还是有大量的明国商人来换,特别是福建广东那边来的多。

    他们距离近,送的快,一批批送过来。

    所以这几个月,大员人口增长还可以,当然,比起登州引流灾民,还是差很多。

    丁毅记得五十斤白糖,在大明最偏宜的松江都要2.5两银子。

    而在战乱遍布的大明朝,有时一袋米粮,几分钱子就能换一个成年人。

    所以现在明国商人都拿人来换糖。

    他们商船上来时肯定装满了人,然后有多余的空间会装大员需要的棉布等其他物资。

    至于外国商人,现在换糖的东西,有部份是他们自己带的外国货,有部份是稀项古怪的东西,还有部份会是火器什么。

    比如澳门的葡萄牙人,他们上个月过来,想用炮来换糖。

    朱向阳当时没答应,回他们,等丁毅来了再说,因为他不知道该换多少。

    丁毅一听,好啊,他早就想这个炮厂的事,这时代的澳门,有个葡萄牙人的火炮厂,明朝的火炮,红夷大炮,前期全是从那里购买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