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莫须有-《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却没想到声量会如此之大,可见岳飞还是颇得人心的,政事堂所要承受的压力自然也不小。

    秦桧并不在乎,背后有皇帝的支持,又能怎样呢?正好趁着此次机会,好好打压一下反对的声浪,从而真正实现临安朝堂一手遮天。

    至于民间的指责甚至辱骂,他并不在意,身后名更是无所谓。反正大宋待不下去还有金国,而历史则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退一万步,人死之后,什么都不知晓,身后名又有什么关系呢?至于子孙,一个收养的儿子,将来还不知道认不认秦家的门庭呢!

    故而面对质疑,秦桧的手腕很强硬。

    布衣刘允升以诽谤有司,妄议朝政被大理寺处死,李若朴、何彦猷二人革职罢官,政事堂更是放话,再有妄言者,同罪论处。

    态度之恶劣,之强硬,有目共睹。

    朝野上下又是一片唏嘘之声,虽然同情,虽然义愤填膺,但大多数人会考虑自身的安危与前程,不得不明哲保身。

    但,韩世忠是例外。

    此番宋庭与金国和议,韩世忠这位淮东驻防大将的权力也受到了限制,解除兵权,赋闲在家。

    秦桧和金国人也都看他不顺眼,但因苗刘之变护驾有功,以及黄天荡之战的壮举,韩世忠的地位与安危无可撼动。

    面对朝廷懦弱求和,奸佞当道的局面,韩世忠愤然、失望,索性眼不见为净,一度远离临安,居于秀州。

    但近几日,韩世忠夫妇突然携子返回临安。

    盖因他们接到了柔福帝姬的信函,也得知了岳飞被判谋逆之罪的消息,自然再也坐不住。

    进城之后的韩世忠几乎没有丝毫停留,直奔大理寺,质问万俟卨,要求看到岳飞的亲笔供状。

    供状自然没有,自然也就搞不定这位大将军。万俟卨狐假虎威,敢对普通官员用强,但在韩世忠面前,压根没有动强的能耐和胆量。

    “韩将军,一应卷宗已经上报,官家下旨由政事堂审核。”

    “可你是主审……”

    “下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