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美法中兴公司-《晚清第一枭雄》
第(3/3)页
徐寿想了想,说道:“这两座高炉都是实验炉,容量有限。若这种方法果真有效,就要加建大高炉,安装调试,确定温度、原料比例,至少要四个月时间。因此,生产出第一块钢坯,最早也要在1854年4月底。
“有了钢坯,才能制造枪炮的原料。我们一边加盖厂房,调试机器,一边培训工人,组织生产。至少还得再有四个月,到8月底才能生产出来样枪、样炮。
“有了样枪、样炮,要对其进行试验、改进,至少又要三个月时间。至于金属定装弹、无烟火药,我们正在组织研究。但工程师不够,熟练工人不多,得等上海方面加派人手。”
吴捷颇有些焦躁,11月底才能生产出来第一批枪炮。虽说这已经够快了,但还是难令他满意。
历史上,湘军是1854年12月初开始进攻九江的。以枪炮厂的生产能力,即使试制枪炮成功,恐怕也难大批量生产。部队也将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新枪械。
虽说他有信心打败湘军,可他可不想花费太大的代价。例如美法中兴公司、姑塘造船厂,都是复兴会的宝贵资产。若在战火中被湘军损毁,可就不妙了。
吴捷勉励他说:“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上海方面,我再催催,看他们能不能招来更多工程师。对了,有个名叫容闳的留学生,听说回到了上海。我准备邀请他过来帮办公司事务,给你找个助手。”
容闳是华夏第一个米国留学生,毕业于米国耶鲁大学,是华夏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最为后人称道的成就是:促成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组织幼童官费赴美留学。
徐寿眼前一亮,说道:“这太好了。容闳喝过洋墨水,足以主持公司大局。我真想抛开公司总经理一职,专心致志搞研究。”
吴捷对他肃然起敬。美法中兴公司董事长是唐约翰,远在上海,公司大小事务都由徐寿主持。可以说,他大权在握,每天经手的银子成百上千两。
徐寿心向科学,主动提出让出手中大权,真是难能可贵。
吴捷叹道:“先生高风亮节,不尚虚荣,不揽权力,一心只为科学。吴某敬佩不已。”
这时,第一座高炉内的生铁水炼好了。工人往第二座转炉内加入生石灰,将转炉转平,小心打开生铁炉的阀门,将生铁水引入转炉内。
紧接着,工人再将转炉竖直,将空气鼓入炉内。仅过十五分钟,吴捷下令停止鼓风,放出钢水。
在众人注目之下,钢水逐渐冷却,露出精钢特有的银白色。
吴捷主张的碱性转炉炼钢法,成功了!
众人兴奋得手舞足蹈。
仅用十五分钟,仅用空气,就能把生铁水炼成钢水,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创举!
第(3/3)页